其二,一柄散發著冰冷寒氣的飛劍,冰屬性的靈力繚繞其上,透出凜冽之氣;
最後,一座高達十六層的寶塔靜靜矗立,塔身布滿了各種妖獸圖案,龜、鳥、蛟龍、飛鷹、乃至鯤鵬等,形態各異,每一幅都活靈活現,宛如即將破壁而出。
“這三件靈寶乃老夫近百年精心打造的瑰寶,待鑒寶大會結束後,諸位將有機會近距離賞鑒。
若有元嬰真君對此感興趣,歡迎參與隨後的競拍。”
匠心真君話音剛落,遠方忽現一道道流光,數十位元嬰真君仿佛自虛空中驟然顯現,無跡可循,這正是元嬰境界方能駕馭的秘技——騰挪術,能在短距離內瞬移,無論是疾行還是追擊,皆是威力無窮。
眨眼之間,三十餘位真君聚攏,由匠心真君引領至另一側高台就座,靜候鑒寶大會的高潮來臨。
周文遠心存戒備,生怕自己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輩引起哪位高階真君的注意。
於是刻意避免目光與新到的元嬰真君相接,保持著一份謙遜與低調。
人群之中,議論之聲絡繹不絕,大都圍繞著那些顯赫的元嬰真君。
周文遠印象深刻的,無非是兩位:一是青葫真君,以禦劍之術與葫蘆養劍聞名;
另一位則是青蓮仙子,據說她身懷罕見的青蓮靈體,精通青蓮劍法,令人稱奇。
對於劍修的理解,周文遠大多源自其兄長周文盧。
而眼前的場景無疑加深了他的認識——在外海這片廣袤天地,劍修依然是強大與尊崇的象征,青葫真君與青蓮仙子的存在便是最好的證明。
匠心真君手腕微動,靈訣變幻間,三件靈寶隱入虛空,隨後他穩坐高台,語氣沉穩地宣布:
“鑒寶大會本是煉器師交流切磋的盛宴,曆經數百屆演變,如今已發展成為萬獸海域的一大修士盛事。
但在拍賣開啟之前,老夫仍願遵循傳統,首先與各位分享一些個人在煉器之道上的領悟。
今日,觀眾多了不少煉器同行,老夫願借此機會,談談自己在煉器路上的心得體會。”
此言一出,場下眾多紫府、金丹修士不禁麵露興奮之色,顯然對這位頂尖煉器大師的分享充滿期待。
周文遠臉上掠過一絲惋惜,未涉獵煉器領域的他,深知錯失了何等珍貴的學習機會,五階煉器師的講道,這樣的機緣或許百年難遇。
然而,他也明白,匠心真君的公開講解多半隻會觸及煉器皮毛,真正的精髓斷不會輕易示人。
即便如此,眾多煉器師依舊蜂擁而至,因為講道之後更有對法寶的點評環節,同樣價值連城。
講道持續了約莫四個小時,對於周文遠這類門外漢而言,這段時光顯得格外漫長與枯燥。
但在旁觀之際,他意外發現隊伍中的龔德彪竟聽得如癡如醉,仿佛從中獲得了不小的啟示。
這讓周文遠心中暗自驚訝:難道龔道友隱藏的身份是一名煉器師嗎?
這份突如其來的發現,讓他對龔德彪刮目相看。
“黃蛟道友,我有一個疑問,龔德彪是否涉足煉器一道?”
“算是吧,他專精於傀儡之術,剛邁入三階傀儡師的行列不久。”
“多謝告知。”
傀儡師,這一支係源自煉器一道,專注於將各類礦石與靈木精粹融合,將這些珍貴材料構建成活靈活現的傀儡,並鐫刻上法術符咒及器紋禁製。
回想起初抵紫棠島時,那位名為傀風散人的散修,便是一位技藝已達三階的傀儡師。
相較於煉器師與煉丹師,傀儡師在收益方麵往往稍遜一籌,原因在於傀儡製作所需原料成本高昂,加之妖獸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對傀儡的需求,故而踏上傀儡之道的修士頗為稀少。
而在周文遠偶然獲得《萬傀真經》後續秘籍的那一刻起,他意識到傀儡之道的博大精深。
這門秘法修行至高深處,據說甚至能使人化身傀儡,以無匹之姿參與戰鬥。
當前,周家唯有周道昌一人轉向研習《萬傀真經》,周文遠內心殷切期盼著爺爺能繼續深入這部無上法門,最終成就一代傀儡大師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