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朝堂對戰(2 / 2)

三犯春 淮西 5699 字 9個月前

王恒以頭叩地,“臣萬死!”

“誰說要你**。”蕭宸的聲音越發帶了笑意,“季禮上殿納諫,儘分內之事,何錯之有,孤隻打算處置跟你嚼舌根的人。”

王大人渾身一哆嗦,那一直堅挺的脊梁竟有些直不起來了。

“答不上來?”蕭宸擺手,“那就去殿外跪著想,何時有了答案何時進來回。”

“臣遵命!”

王恒跌跌撞撞爬起來正要滾蛋,忽聽葉白榆道:“王大人且慢。”

蕭宸挑眉看她。

葉白榆朝陛下頷首,請道:“陛下,如今天寒,王大人身子單薄,又是重傷才愈,在外跪久了恐不妥,不如就叫他在殿內候著,順便行監督之責,免得凡事要靠道聽途說。”

王恒一時沒明白這女子的用意,這是叫他在殿前伺候,時刻監督她跟陛下?

此女子如此坦蕩?

蕭宸也沒全懂,她不讓王恒出去跪著,是怕王恒跪出個好歹來,過錯又落在她頭上,此其一。

二,留王恒在殿內監督,可以惡心一下沈霽,也免得再被他利用。

但他認為應該還有一層,阿音的心思一向又巧又深,常常能走一步算數步,有些他能猜出來,有些他猜不出。

把王恒放在身邊固然能惡心沈霽,但更多的是惡心他們,多少有些得不償失,這不是阿音的風格。

“阿榆言之有理。”蕭宸賞了王恒座,“季禮就在旁聽政吧。”

王恒忐忑不安地落了座,他人是坐下了,但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愣是找不著塊平地放下。

“叫沈公進來。”

隨後,沈霽進了殿,他餘光不著痕跡地瞥了眼殿內坐著的王恒,又收回,朝上座拱手揖禮,“臣請陛下安。”

蕭宸抬手免禮,“沈公這會兒來,可是有什麼事?”

沈霽直身道:“豫州刺史**一案有了進展,臣層層下查,發現豫州數郡糧食短缺,百姓食不果腹,食人現象頻發,當地民怨四起,然雍城卻絲毫不聞!刺史冒死進京報災,一路險遭**,不想最終還是沒能將消息上達天聽。”

蕭宸越聽神情越陰沉,“刺史**這麼久,怎麼才查出來?”

沈霽道:“案子一直壓在京兆郡,臣得到的回應是凶手在雍城勢力不容小覷,狡兔三窟,根本抓不著,如今看來,是有人通過徐有道的手壓下了此案。”

“沈公可有眉目?”

“臣認為戶部職責有失。”沈霽道,“豫州接連幾年報缺糧,加上軍中所需,每年全國的糧食一半都要流去豫州,戶部管糧食出納,這樣大的糧食流出,卻不能保證如數發放到百姓手中,此為失責一。其二,戶部管賦稅,陛下三年減豫州田稅,但據臣所知,百姓所繳納的稅一擔也未少。”

“臣原以為地方官有**欺壓之象,然糧食最短缺的幾個郡,郡守家中或缺糧,或被洗劫一空,州刺史也常開倉放糧,家中勉強有食果腹,倒是南征軍中糧食充足。”

蕭宸挑眉,“沈公的意思是,糧食被南征軍扣了?”

沈霽道:“臣無權插手軍中之事,故隻是懷疑,暫無實證。”

蕭宸聽出來了,沈霽想插手軍權。他側目看看葉白榆,恰逢她抬眸,對視之下,兩人心照不宣地達成了某種默契。

他又轉回視線,道:“孤既然允你全權查案,便給你插手軍中的權利。”

自太尉一職被削了實權,黎國的軍權就一直在蕭宸手裡,文臣更是不得插手。

沈霽自詡磊落,便是有此心也不能立時就應了,正待推辭一二,忽聽殿側王大人道:“臣以為不妥!”

沈霽眉心一皺,這愣頭青真是壞事。

葉白榆故意留下王恒,就是讓他壞沈霽的事。

諫官隻督天子言行決策,雖沒什麼不對,但對天子而言卻是個麻煩。因為天子往往不隻遵一道,行事不能一概而論,而諫官卻隻用一套法則去衡量,對某些受聖賢之道約束的天子而言,或許是一麵自醒的鏡子,但對蕭宸這種隻遵循己道的人,就會成為絆腳石。

沈霽提拔王恒就是為掣肘陛下,以防止陛下行事過於自我,而損了士族利益。

方才依著蕭宸的脾氣,斷不可能讓沈霽插手進軍中。不讓沈霽插手他便會想儘辦法讓這案子查不下去,從而逼著蕭宸不得不放權。

或是乾脆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