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請你彆耽誤時間了(1 / 2)

超神級學霸 一桶布丁 12459 字 9個月前

說實話,這一刻答辯會現場許多人都有些懵。

不光是羅伯特·史蒂芬,其實他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喬澤跟主持人的對話用的是漢語,他沒帶同聲傳譯的耳機,所以沒聽懂。

主持人此時也很懵。

按照正常流程,喬澤應該先回答完問題。

但很明顯喬澤並沒有回答一句話。

甚至沒有對這個問題有任何思考,就讓他再換下個人了……

這是什麼狀況?

說實話,主持人此時心裡有些著急,畢竟哪怕喬澤答不上來,隨便應付幾句也比這樣好啊?

這樣直接跳過,的確有些不太禮貌了。

更彆提羅伯特·史蒂芬可不是無名之輩。

但很快,主持人又感覺到了情況似乎不對。

站在台上他能看到台下前排許多學者都扭過頭衝著羅伯特·史蒂芬做著手勢,似乎在提示讓他先坐下來。

還有近乎一半的到訪學者看向這位大佬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太舒坦。

一時間主持人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好吧,羅伯特·史蒂芬其實也已經感覺到情況似乎不太對。

然而他依然不太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直到他身邊一位也等著提問的不列顛帝國理工大學教授坐不住了,這樣僵持著不是浪費時間嗎?

於是這位教授乾脆站了起來,代替喬澤說道:“天啊,羅伯特,你剛才沒有戴上耳機仔細聽清楚嗎?關於這個問題剛剛喬澤起碼用五分鐘來進行闡述!這是為超越幾何學第二定理部分邊界條件下加入的一個修正項。

所以[R(x)=\rac{\alpha}{x^2}]並不是跟第二定理有矛盾,而是為了未來進行物理學試驗能更容易對結果進行驗證而給出的修正公式。幫助實驗室更好判彆能級結構用的!坐下吧,彆耽誤時間了!”

“修正項?”羅伯特·史蒂芬一張老臉瞬間漲得通紅。

神特麼的修正項。

這特麼是一篇數學論文啊,誰特麼會在數學論文裡還給出超出框架之外的解釋?喬澤到底想乾嘛?

羅伯特·史蒂芬也終於回憶起當他看到這部分的時候,敏銳的發現了跟前麵的矛盾,所以直接摘下了耳機。以免耳機內的聲音打擾他的思路。

結果……

等等,不對,為什麼發給所有觀禮學者的論文都是中文的?

難道就是在這裡等著他呢?

如果這是篇英語論文,哪怕剛才沒有聽耳機裡的同聲講解,他肯定也能發現這一點。

現在的結果卻是,他似乎問了個蠢問題,蠢到台上那個年輕的家夥甚至根本懶得回答他?

最讓羅伯特·史蒂芬無法忍受的還是,當他喃喃自語時,後方突然傳來了一陣輕笑聲。

這是在嘲笑他嗎?

坐後麵的有什麼資格嘲笑他?

好吧,隻能說羅伯特·史蒂芬太過敏感,如果他聽過華夏流傳在互聯網上的一句話,說不定此時心態能好上許多。

隻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彆人。

可惜的是羅伯特·史蒂芬在這一刻真的感覺到了尷尬。

好在此時台上的主持人終於也反應了過來。

雖然那位不列顛帝國理工大學的教授說的是英語,但能在今天這種場合當主持人,對喬澤研究的方向可能沒那麼精通,論文可能也沒聽太明白,但英語肯定是沒問題的。

好家夥,難怪喬澤直接換下一個問題。

原來不是回答不上來,而是剛剛講PPT的時候就已經反複提醒過了。

於是主持人很得體的說道:“史蒂芬教授請先坐下吧,關於論文講解過的內容有任何沒聽懂的內容,可以等會答辯結束之後找機會跟我們的論文作者討論。接下來就請帝國理工的戴維斯教授提問。”

羅伯特·史蒂芬接過了及時反應過來的主持人遞來的台階,飛快的坐了回去。

沒辦法,他隻是個數學家,而不是蜘蛛俠或者蝙蝠俠。

否則他一定會選擇衝上前把那些無視他跟嘲笑他的人嘴巴撕爛。

真的,羅伯特·史蒂芬從沒像今天這樣渴望過力量。

就像一個天真到不諳世事的孩子。

懊惱、不忿、羞愧、尷尬各種情緒交雜在一起,讓他整個人精神都開始恍惚起來,雖然重新戴上了傳譯耳機,但注意力無法集中,根本沒聽清裡麵都在說些什麼。

直到最後主持人的話音再次響起:“再次感謝大家百忙之中來參加喬澤同學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我宣布本次答辯結束。同時也恭喜喬澤同學順利通過此次答辯。”

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羅伯特·史蒂芬聽清了這句話,這才發現剛剛答辯委員會離開後空出的位置再次坐滿了人。所有人也都在此時站起來鼓掌。大概是在歡慶台上那個青年終於擺脫了學生身份,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

說實話,喬澤順利博士畢業對現場所有人來說都不是個壞消息。

也包括羅伯特·史蒂芬……

答辯會終於結束了。

他感覺此時的自己像個小醜,可惜的是,並不是電影中那個。

那個喬澤肯定在心底瘋狂的嘲笑他吧?

羅伯特·史蒂芬的目光堅定起來。

論文肯定是有問題的。

但他需要時間,也許等到正式英文版論文的時候他一定能找到證明中的疏漏。

沒有人能在如此短時間的內解決楊米爾斯質量問題!沒有人!

……

好吧,還好喬澤並不知道台下那位問了一個蠢問題的家夥竟然有如此豐富的內心戲。

他當然也不可能在心裡去嘲笑一個跟他沒有太多關係的人,哪怕這人也是位知名學者。實際情況是當他說出“換下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沒關注這個家夥了。

答辯會上混進來幾個蠢人,太正常不過了。

以喬澤的經驗來看,一個班4、50人,百分之八十的人智商是不及格的。今天他的答辯,來觀禮的學者有將近兩百人,雖然經過篩選,但有那麼十來個人智商不達標太正常不過了。

高中時他試過反抗,但結果並不理想,甚至被剝奪了參加奧數競賽的機會。

如果不是遇到李建高,他可能會蹉跎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沒有一個學校為他做信用背書,沒有人因為信任給他那筆初始資金,他並沒有那麼多渠道去開闊眼界,接觸到許多新的思想,跟幾乎可以隨意取用的算力,來激發他的靈感或者說想象力,以及驗證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所以無視他人的愚蠢才是最佳選擇。

人類社會的運作規則從來都是智商太高或者太低,都很難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去。這也是喬澤在心底一直很感激李建高的原因,李叔教會了他怎麼去利用甚至顛覆規則,如何跟其他人做交易,這些對他而言都是極為寶貴的人生經驗。

這同樣也是喬澤一心要完成李建高的心願,把他推到院士位置上的原因。

如果讓李建高聽到喬澤的內心獨白,大概會很惶恐。

真的,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教過喬澤什麼的。

這近一年的時間,喬澤所有的成就都是散養出來的。

而他,李建高,華夏最被人欽羨甚至嫉妒的躺贏博導,上個月才剛剛看完去年暑假喬澤專門給他準備的百篇論文。

甚至沒人知道喬澤的博士畢業論文評語都是喬澤自己寫的。

他最多也就是簽了個名而已,甚至喬澤的論文都沒有完整看完,並不丟人,畢竟這本就不是他的研究方向。就好像他曾對喬澤說過的,如果有一天喬澤真的解決了楊米爾斯場質量問題,這個世界能第一時間看懂他論文的也不會超過二十個人。

不過今天看來他高估了這個數字。

能第一時間跟上喬澤思路的能有五個人就不錯了。

這主要是喬澤幾乎拋棄了前人所有的研究,另辟蹊徑的提出了超螺旋空間代數跟超越幾何學兩套全新的數學理論來詮釋這個問題。

對於其他學者來說,想要理解喬澤的思路,就得首先學習跟理解這兩套新理論,然後才能從學術的角度去判定喬澤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本來這需要很多時間,兩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

但喬澤論文中給出的方案,能讓物理學家們繞過這些複雜的數學證明過程,通過試驗手段對數據的分析,間接佐證理論的正確性。所以這個時間將被大大縮短。快的話可能半年、一年就能得到結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