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不同凡響的不同反響(2 / 2)

超神級學霸 一桶布丁 11458 字 9個月前

那麼新材料管理委員會為它的事情奔波一下,也不過分吧?

還有,自家親爹剛受了那麼大的委屈,還自掏五十億腰包來運營一個獎項,華夏科學院那些看好自家老爹的大佬們不說搖旗呐喊,起碼要幫著說句話催一催吧?

用豆豆對自己的點評就是它在合理的整合自身資源優勢。

至於會不會因此欠下人情債?

不存在的!

豆豆一心為公。

怎麼可能虧欠人情?誰要好意思跟它提這次的情分。

它就好意思在網上敲鑼打鼓的大肆公開如何還這個人情。

總之能調動的資源被豆豆調動了極致,效果就是申請按照正規程序提交之後,各個相關主管部門的頭頭腦腦們的電話就幾乎沒停過。

平常幾乎沒有任何交流的神仙們都來關心一下這件學界盛事的辦理進度。

一個兩個人關心,關係不是那麼近打個“哈哈”也就過去了,但當關心的人太多,那就是沉甸甸的壓力。

信得過手下辦事人員的,打個電話詢問一聲。信不過了那真就是跑去親眼盯著具體辦事人員抓緊時間把該辦的手續辦好,然後趕緊丟給下個環節的審批部門,這種效率自然是超高的。

於是第二天喬澤至高自然科學獎的官網便已經正式上線。

豆豆親自設計的官網質量自然是可靠的。

首先當用戶登錄官網的時候能自動識彆操作係統所使用的語言,讓網站呈現相應的語言。總之,隻要是操作係統支持的語言,不管多小眾,官網都能支持。

首頁是獎項簡介跟已經設計好的獎章畫麵,不得不說獎金跟重達百克的真金獎章的確很吸引人眼球。

上麵的二級頁麵包含了喬澤數學成就的一係列專題。

比如人工智能數學原理,楊米爾斯理論跟質量間隙問題,超螺旋代數,超越幾何學,蘊含量子理論框架,大統一理論猜想……

這是曆史性的一刻。

許多喬澤在構建一整套理論時的手稿被豆豆直接在喬澤至高自然科學獎的官網上直接公布。

雖然這些手稿都是經過篩選的,大都是純理論方麵的東西。

比如其中就找不到關於材料模型一係列核心的推導,更沒有關於豆豆這類強人工智能應用的具體推導過程,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手稿對於理論科學界有著極大的意義。

尤其是對於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感興趣正在這研究這些東西的數學家而言,這些手稿無疑是極為珍貴的。

能讓人把握到一絲喬澤在開創這兩個數學新方向時的一些思維脈絡。當然想要看這些內容,首先得注冊成為網站的會員。

由此也能看出豆豆對於運營喬澤獎這件任務是很認真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聲勢造出去再說。

最後就是候選人2024年候選人界麵了,隻是暫時還是空的。

網站底部則直接鏈接了西林數研所的官網跟《數理新發現雜誌的官網。

雖然網站做出來了,但如今的互聯網上,每天都會誕生數以萬計的新網站。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網站根本沒有任何流量。

對於無數大大小小的站長來說,獲得流量的成本甚至要遠遠大於建站成本。

但對於豆豆來說這顯然不是問題。

甚至它壓根就沒借助微博等互聯網公域網站上的影響力。

畢竟科學大獎很嚴肅,不能娛樂化。

但眾所周知投期刊論文的時候是需要填寫通訊地址的。

那些學界大佬用於接受期刊消息的電子郵件可都是公開的。

除此之外,世界各大排得上號的各類研究所、高校等等有對外聯係需求的單位、機構聯係方式都在豆豆的數據庫裡,無非就是繞過一層層防火牆,讓群發的郵件順利抵達這些高知人群的郵箱,且不被當成垃圾郵件刪除掉,保證這些人都會而已。

這對於豆豆來說顯然不是什麼難事。

包括瑞典皇家科學也收到了豆豆發的郵件。

總之,等到官網上線二十四小時之後,世界學術界都知道華夏成立了這麼一個獎項。

而且成立的原因,獎金多少,所要達到的目標,具體評選規則,都在官網上展示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等到了第三天,官網的訪問量已經達到了1389671人次。

三天時間,一百三十八萬的訪問量,看起來不多。但這可是並沒有在普通人中間宣傳的數據。

絕大部分訪問量都是各國能被豆豆瞧上的學者跟科學家們又或者他們的學生們貢獻的。

一瞬間整個學界便掀起了軒然大波。

正如豆豆所規劃的那樣,以喬澤,而不是西林的名義命名這個獎項,就是要第一時間來獲取足夠的關注度跟話題度。

毫無疑問,這個獎項一出,話題度直接拉滿。

首先引發熱議跟許多不滿的就是這個科學類獎項沒有用其他自然科學類獎項普遍施行的推薦製。

要知道在社會所有領域任何普遍施行數十上百年的規則,都是有固定受益人群的。

尤其是這種推薦製。

針對諾獎而言,隻有其管理委員會認可的機構或單位以及前諾獎獲得者或其他指定的個人寫的推薦信才會被認可。

哪怕從世界範圍來說有資格的單位跟人可都不多。

所以對於有資格推薦的單位或者個人來說,這本就是一種隱形的權利。

今年是否推薦,又推薦誰,是件很主觀的事情。

不排除有單位跟學者是真的完全以學術成果為出發點,來履行這項職責。但總有人會利用這些權利來變現。

為什麼我不推薦他,卻要推薦伱?!

更彆提隻要是人總會有親疏遠近跟好惡。

現在喬澤獎不但對標了諾獎,還要將這項權利從大家手中收走,這就有些過分了。

尤其是對於許多學界的大佬來說,顯然不那麼讓人舒服。

曾經做出了那麼多貢獻,一個他研究領域的學術大獎,連推薦資格都沒有,完全由人工智能掌控,這多少有些過分了。

其二就是評審規則了。

候選者直接在網站公開,所有成果轉化為貢獻度直接打分,排名實時展現?

這是要把學術領域每個人的貢獻度直接量化?

雖然說豆豆把算法公開了,但憑什麼一個人工智能能給學者們的貢獻度進行排名?!

還有那個讓人詬病的公示期。

科學類大獎還要公示的?!

沒聽說過啊!

這是評獎嗎?

要知道傳統的科學大獎在正式揭曉之前,都是要保密的,不到最後一刻,沒人知道花落誰家。

這個喬澤科學獎竟然要把所有都放到陽光下任人評判?

所以憑什麼?!

說實話,徐大江擔心的真沒錯,許多大學者們第一時間了解了喬澤獎的各項細則之後,大都是不屑一顧的。

但徐大江沒想到,豆豆製定的這一套規則卻在年輕一代學生們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私底下,那些打算投身科研事業的年輕人們關於喬澤獎的討論直接炸裂。

“酷,太酷了!想到以後我導的名字可能出現在候選人榜單上,讓豆豆給他打分,我就覺得好有喜感。”

“酷不酷另說,我覺得喬澤獎公布的規則要遠比諾獎更公平。”

“對對對,的確要更公平。隻要豆豆真把貢獻度算法公開,大家都能核對積分,的確要比推薦製公平。憑什麼誰那諾獎總是那幾個老家夥說了算。”

“嘿,傑姆,你這話要是讓你的老師看到了,你可就慘了,不過這次我覺得你說的沒錯。”

“話說我有篇論文已經差不多要發了,會不會入了豆豆的法眼,把我也挑去當候選人?”

“哈哈,快看,這有人在白日做夢!”

“哇,大家快去看喬澤獎官網的候選人界麵,豆豆把喬澤數學領域的貢獻分放上去了,然後公布了貢獻分的計算規則,足足有1.3萬分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