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陳藝文的同情心(1 / 2)

超神級學霸 一桶布丁 8898 字 8個月前

“與其他因果解耦技術,嗯,比如如基於統計學的方法相比,群論方法在效率、準確性和應用範圍上有何不同?”

“各位老師,這個問題由我來解答。”

陳藝文站了起來,朗朗開口道:“我們的技術是通過利用對稱性和群的性質來識彆和解耦因果關係。這種方法在處理複雜係統的因果推斷時,可以更有效地揭示變量間的結構和動態關係……

基於統計學的方法,如回歸分析、貝葉斯網絡或機器學習模型,側重於通過數據分布和統計關係來推斷因果效應。這些方法通常依賴大量數據,且在麵對混雜變量或隱藏變量時可能需要額外的假設。

群論因果解耦可能在理論上提供一種更為直觀和數學上嚴謹的方式來理解因果關係,尤其是在高度結構化的係統中。相比傳統統計方法,隻需要更少的計算資源和時間。

事實上,經過我們的不斷測試,這項技術不但那能提升效率,更能提供更精確的因果解耦,因為它能夠利用係統的對稱性質,這在複雜係統中尤為重要。它尤其適用於那些具有明確數學結構或物理規律的場景……”

……

國家科學進步獎的評審會議現場,陳藝文正昂首站在那裡侃侃而談。

喬澤、蘇沐橙、譚景榮、李建高幾個人則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聽著陳藝文發揮。

喬澤懶得回答這種問題,蘇沐橙跟李建高對於在這種場合出風頭沒什麼興趣,譚景榮是內斂的性子,而且平時很忙,沒空背那些早已經被豆豆準備出來的標準答案,所以這個重要的任務就交給了陳藝文同學。

沒錯,現在回答的內容都是陳藝文花費了三天時間背下來的,背的很熟練,能用倒背如流來形容。

會議開始前,豆豆便做好了彙報用的PPT,並針對這一課題準備好了二十七個問題,還符上了最標準的答案,隻要把那幾千字都給背下來,應付這種會議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真遇到評審專家們問那些細節部分的數學原理方麵的問題,還有喬澤坐鎮。但根據豆豆的分析這部分內容大概率是不會問的。因為群智係統已經經過了市場的驗證。

有為的相關產品已經賣爆了,豆豆又是全球公認最強的人工智能技術結晶。真要去問那些超難的技術細節問題去為難人,那就是評審委員們的智商有問題了。

但顯然這是個偽命題。

起碼在沒有利益之爭的時候,今天能坐在主席台上的專家們,智商絕對是超過了平均線很多的。

哪怕有利益之爭,以喬澤如今在學界的聲望,這種時候除非腦子犯抽了才會為難這個項目成員。尤其是喬澤自然科學獎的橫空出世……

以還活著的頂級數學家命名的自然科學獎項,而且這人才二十多歲,甚至還沒到適婚的年紀……

是的,喬澤教授打算奉子成婚,結果辦手續的時候才發現年齡不夠這事,已經傳出去了,許多人聽到這個八卦時,會忍不住會心一笑,但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

說實話,絕大多數人會刻意的去忽略喬澤的年紀。

一位數研所特聘科學家,正研級研究員,自然科學基金會專家庫成員,893計劃首席科學家之一,國家重點自然科學獎候選人,喬代數幾何理論開創者,強人工智能設計總指揮,華夏自研光刻工廠項目理論創始人,無人深海集團係統總指揮,解決了楊米爾斯猜想跟哥猜的數學天才。

更彆提這位還掌控著材料模型、並發現了新元素,拿到了克拉福德數學獎,不過已經明確放棄領獎……

擁有這一係列名頭的大佬想要結婚,竟然被發現因為年齡不到拿不到結婚證,是真會讓一眾專家們笑著笑著便哭出聲。

畢竟換了他們,以上成就在三十歲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個,基本都能用來吹一輩子。但喬澤不但全完成了,而且今年還不到22歲。

華夏的人口基數總是能出現很多牛人,但牛到這種程度的,上下五千年裡大概真就這麼一個,還沒法模仿。

當初喬澤搞出群智項目之後,家族的整個譜係就已經被調查過一遍。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大概是基因突變的有些狠了。而且突變都集中在腦子上才能有這種結果。

畢竟喬澤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算高。甚至在這年頭能用文化程度較低來形容。

最終結論隻能是天賦這東西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以及天佑華夏。

所以此時答辯現場的情況是陳藝文站在那裡,昂首挺胸侃侃而談,但台上專家的目光其實都集中在喬澤跟他身旁的蘇沐橙身上,喬澤目光渙散無神的平視前方,不知道腦子裡正在想些什麼,蘇沐橙則撐著腦袋看著身邊的陳藝文回答問題。

至於李建高跟譚景榮,大概就是全程劃水。

當然,需要兩人發表下意見的時候,還是沒問題的。

其實譚景榮還是很激動的,不過已經激動過了。

主要是早早的從李建高這裡得知,群智課題肯定能得獎,今天的答辯過程也就是走個過場……

是的,人總是這樣,追求的目標還沒得到的時候,會很激動,甚至彷徨,一旦得到了,就會覺得不過如此,甚至索然無味。

尤其是對於譚景榮來說,他已經決定接受有為集團的oer,合同都已經簽了,拿了畢業證就直接去有為在西林的智能研究所報道。

不是不想留在西林數研所,這段時間的科研經曆已經讓他意識到,科研這條路其實並不是太適合他,未來天賦不夠的情況下,留在數研所會很累,不如去有為做個工程師。

這對天賦的要求不高,隻要勤奮些,總能做出貢獻。更彆提他還是李建高的學生,跟西林數研所裡許多人的關係也不錯。算是有著堅強的後盾。

……

終於陳藝文的發言完畢,他還有些意猶未儘,但主席台上已經響起了掌聲。

其實對於坐在主席台上的評審專家而言,也是希望最好不是喬澤主講,所以項目組由陳藝文來出風頭大家其實都挺滿意。

其實專門把李建高邀請來參加評審會議,就是考慮到怕出什麼問題。

一般而言這種會議,是坐在台下被審核的課題組成員緊張。

但關於喬澤的項目,主席台上提問的專家其實也挺緊張。

萬一某個問題問錯了,讓喬澤覺得不爽,站起來反問幾句,還被問住了真的很傷麵子。

恰好這一塊喬澤是有前科的。

當年喬澤的博士論文答辯組織的提問環節,羅伯特·史蒂芬就曾問過一個愚蠢的問題,喬澤極為不給麵子的態度讓這位數學界的知名學者甚至可以說是泰鬥級人物,直到現在還沒有公開出席過任何一次數學界的活動。

據說連美國科學院舉辦的數學春季會議都直接拒絕參加,每天都呆在伯克利分校的後山上不知道研究些什麼。

同理今天李建高的任務其實就是,萬一台上的評審專家問了什麼不太符合喬澤心思的問題,喬澤的反應又不太對的情況下,他能站起來打個圓場,給專家評審團一個台階下……

所以今天的專家其實也真是挺難的。

問題不能太沒技術含量,否則平白被看不起,也不能太深了,怕現場探討太過深入出什麼問題,即便有李建高當保險,但能不需要這位出馬自然是最好的。

畢竟這種會議現在全程都有視頻記錄的,而且保留的時間還挺長。

好在今天的情況就不錯,喬澤基本沒怎麼發言,會議前設計的問題中規中矩,負責講解跟回答問題的那個年輕人表現得也挺不錯,於是在陳藝文回答完第五個問題後,大家都鬆了口氣。

流程終於走完了,接下來是其他課題組了,也代表著能回到大家熟悉的節奏,就挺好。

按部就班的起立,跟評審官行禮之後,走出了會議室,上午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