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大江來到數院招新點視察,到劉塵風帶著飯過來這短短不到十分鐘時間,的確顛覆了張舟對學校環境的認知。
他對喬澤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自稱王科的博士私底下跑到寢室裡求教喬澤論文怎麼寫。
結果被喬澤點評之後,羞得滿臉通紅的直接跑掉了。
很長一段時間裡,那個王科都成了他跟顧正梁的樂子。
誰敢想這才過了短短一個暑假,學院另一個博士非但一點都不覺得羞恥的舔上了,更過分的還是這博士還是院長帶的學生。
更更過分的是院長還理所當然的讓喬澤幫忙看著點他的博士生,大家表現的還都很坦然。
就連那位博士大哥,都半點沒有不好意思的。
再加上徐院長剛剛對喬澤耐心解釋,還恨不得言聽計從的樣子,哪怕張舟再遲鈍也能感覺到喬澤在學院的地位又提升了。而且這提升的幅度極大。
張舟好奇心已經要爆棚,他此刻真的太想知道喬澤這個暑假到底乾了些什麼。
於是趁著劉塵風忙著擺菜分飯的時候,張舟立刻湊了過去,問道:“喬哥,這個暑假都在忙啥啊?”
“嗯?”喬澤看了眼張舟,想了想,答了句:“做課題。”
“哦。”張舟點了點頭。
答案一如既往的找不到漏洞,就是也沒啥幫助。
好吧,張舟打算放下這個問題,晚上回去問陳藝文。
不過他還是覺得應該跟喬澤聊些彆的……
所以吃飯的時候,嘴巴還是沒停:“喬澤啊,你聽說過數學生跟物理生的區彆嗎?”
“有區彆嗎?”喬澤似乎有些興趣。
這就讓張舟來勁兒了:“當然有啊,比如數學生每天背定義證定理,物理生每天推公式算積分;數學生最在乎證明,物理生最喜歡近似;數學生覺得物理學家的公式都很惱火,因為他們不關心數值結果;物理生覺得數學都是無病呻吟,因為他們不關心證明過程……哈哈。”
喬澤扯了扯嘴角,這次不是裝的,因為張舟總結的的確有點意思,也懂了張舟說這番話的意思。
便乾脆問道:“你也不知道為什麼衛星分辨率目前不能達到1毫米?”
太直白了,讓張舟有些臉紅:“咳咳,我大概有點猜測,但不知道對不對。而且不止我啊,我覺得蘇沐橙肯定也不知道。”
哪曉得張舟話音剛落,蘇沐橙便在旁邊反駁上了。
“我知道啊,光學設備有分辨率極限啊!目前星鏈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衛星了,大概120公裡,我就算100公裡,不過這個距離很危險,可能會直接掉下去。即便這樣分辨率要達到1毫米,光學口徑也需要70多米啊。
而且這麼大的光學鏡質量擺在那裡,地外100公裡根本不能長久運行,起碼300公裡才保險,那衛星所用的光學鏡口徑就要達到差不多兩百米。韋伯望遠鏡鏡片總直徑才6米多呢!美國人真要這麼厲害,他們星際大戰都打贏了。對吧,喬哥。”
喬澤點了點頭,張舟眨了眨眼,然後整張臉肉眼可見的紅了起來。
對麵的劉塵風聽了幾人的討論,有些憐惜的看了那個胖胖的張舟一眼,想說點什麼,但最後還是閉上了嘴巴。
最終還是喬澤大概覺得張舟太過尷尬,沉默片刻後,開口道:“其實也不完全因為這些,分辨率過高,像素相同,視場會變窄。另外理論超高分辨率圖像,需要足夠的曝光時間,距離地麵300公裡的衛星很難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曝光。如果你再算上大氣擾動往往會讓分辨率過高的相片成像模糊,所以難度更大。”
“對對對,我就是想到了這些。”張舟立刻瘋狂點頭道,心裡終於稍微舒服了些。
這時,似乎是被幾個人的討論所吸引,隔壁物理學院的一個帶著眼鏡的男生也主動湊了過來:“嘿嘿,原來你們數學院對物理也了解這麼多啊?說起來,你們討論的話題,我們學院的陳教授就在做這方麵的研究呢,做多衛星的合成孔徑技術。”
喬澤微微偏了偏頭,略微有些疑惑的說道:“光學領域我不太擅長,不過我記得合成孔徑的原理是利用相乾疊加進行時域分析,相乾需要波長一致效果才好,被動光學成像接受的是連續波長複合的自然光,相乾性很差吧?
另外時域分析需要對光進行連續性測量,CCD跟CMOS可不是天線,隻能獲取光一次曝光單位時間內總亮度信息,多衛星不是在一個實時的連續測量係統如何定位相位信息呢?而且多衛星還要考慮陣列間距時變吧?”
“額……”曲可知有些意外的看向喬澤。
他也是坐在那邊剛好閒下來時,聽到幾個數學院的聊起了物理跟數學的區彆跟衛星成像,來了興趣便想著過來搭幾句話,順便秀一下看好他的導師。
沒想到那個看上去並不是很健談的家夥一連串問題,讓他有些招架不住。
尤其是那句“光學領域我不太擅長”,然後才巴拉巴拉提出一堆問題,讓他微微感覺有些囧。
最重要的還是數學院這邊還有個嬌滴滴的妹子在。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大學生,在一堆兄弟麵前,失點麵子不要緊。但如果兄弟間摻雜了個漂亮妹紙,情況就不一樣了。
哪怕強行,也必須挽尊。
“是這樣的,我也就是剛被接納去教授的項目組裡做一些計算的活,不過現在本來就是在研究階段嘛,所以也就是在找辦法。比如要相乾性,可以使用主動光源測試物體的同頻率反射光,或者分組窄帶濾波,再進行合成。至於相位信息,可以跟雷達合作,雷達接收的信號有完整波形,包含了完整的幅度跟相位信息。”
喬澤想了想,答道:“反射光相乾性也堪憂,除非使用激光。分組窄帶濾波是個方向,但分組太少,亮度不足,分組太多,光路的複雜度成指數遞增。至於思路綜合起來,在地麵上可行,但如果發射上天,考慮到望遠鏡本身的焦距跟後端設備,對火箭承載要求太高。
多衛星陣列可行,但多個望遠鏡將同時間不同位置的光聚焦對穩定性要求太高,衛星之間相對位置發生抖動就可能導致相位重建失敗。關鍵是花費這麼多力氣把分辨率做到毫米級似乎沒有意義,就目前來說分米級足夠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