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這是捧殺吧?(2 / 2)

超神級學霸 一桶布丁 9622 字 9個月前

不過自然科學基金那邊遲遲還沒有消息,他便也隻能先等著。

甚至有些心急。

畢竟他已經好久沒有那種青春還在時那種動不動就熱血沸騰的感覺了。

這次的西林之行倒是讓他體驗了一次。

他相信文章發出去之後,應該會有很多人跟他一樣吧?

……

美國,普林斯頓。

辭彆了洛特·杜根之後,回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丹尼爾·米爾諾同樣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楊米爾斯理論搭建了一個精妙的數學框架。

但沒有數學上的解釋。

而現在,一個年輕人已經準備開始挑戰這個終極世界難題。

甚至很有希望真能解決這個難題。

因為現代數學大家公認的大腦黃金產出期,其實是30到40歲之間的十年時間。

30歲之前,絕大多數人還處於學識的積累階段,40歲之後,生理機能影響下,大腦的各項功能則不可避免的開始走下坡路。

而喬澤把這個時間延長到了20多年!不,甚至更長,因為他在十八歲就已經取得了其他數學家可能要三十多歲才能取得的成就。

真的,越想丹尼爾·米爾諾便越激動,毫無疑問在他看來喬澤應該是屬於普林斯頓的。

坐在電腦前,心緒久久不能平靜的丹尼爾·米爾諾鮮有的打開了他的臉書,並飛快的發表了一段話。

“有人質疑《數學年刊不該把一個十八歲孩子的論文做預熱宣傳,甚至有人懷疑這是在捧殺。曾經我也是你們中間的一員,但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兩天後,請大家關注《數學年刊官網上那篇喬的新論文,你們就會明白這一切是為什麼。

可惜我不在華夏,否則我會當麵邀請喬來普林斯頓任教。他有這個資格,我覺得他甚至應該立刻就成為科學院數學組的院士。如果他出現在了普林斯頓,我發誓一定會在我的推薦信上寫下他的名字。

另外,我想說的是,雖然兩篇論文是一脈相承的關係,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喬的新論文。但如果你能讀懂的話,就能明白這孩子對數學的理解有多麼恐怖!對了@羅伯特·史蒂芬,我建議你第一時間下載那篇論文,然後你大概會為沒能成為這篇論文審稿人而遺憾。”

丹尼爾·米爾諾的這篇臉書,是朝著直接把喬澤吹爆的方向去的。

沒辦法,他認為這篇臉書一定能快速拉近他跟喬澤的關係。

就好像他年輕的時候,就特彆希望能有一個欣賞他的前輩,為他站台。

以己度人,丹尼爾·米爾諾覺得喬澤大概也會一樣。

起碼應該能感受到他的善意,他也相信這篇臉書,肯定能被喬澤知道。

……

事實也的確如此。

雖然丹尼爾·米爾諾並不經常會在臉書上發言,但作為已經實名認證的菲爾茲獎獲得者,可以想象他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起碼在數學界這個群體之中的關注度。

而且還有很多年輕的學生同樣關注了這位大佬。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不分國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起碼在數論這塊,任何向前推動的進步,都是對人類整體文明的貢獻。

就好像洛特·杜根研究的N體問題。

如果真的能成功,可以讓世界天文學更準確的預測太陽係各個行星的位置。

這對於地球上的人類能走出星球,成為真正的跨星球文明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

不同的是理論對應的實踐能力。

公開的文獻可以查閱到幾乎技術的理論基礎,但查閱不到技術細節。

所以雖然丹尼爾·米爾諾的粉絲數其實不多,隻有一萬多人,甚至還沒有網紅的一個零頭。但卻都是真實分布在各地的數學家群體。

恰好在《數學年刊被批評的時候,突然發了這麼一篇臉書,也的確快速引起了軒然大波。

啥意思?

喬澤投的論文其實特麼有兩篇?姊妹篇?

第一篇隻是開胃菜?第二篇才是真正的精華?

這次數學界是真的嘩然了。

換了個人說這番話,是真沒人會信的。

畢竟這種刷論文的速度,起碼在新世紀根本沒人聽說過。

算算看吧,今年喬澤為一作的論文已經刷了多少篇了?

就算是一個團隊,也不可能刷的這麼快啊!

更彆提篇篇論文都發在正兒八經的頂級期刊,說不定每篇論文裡還藏了所謂的“水印”。

真的,雖然說現在大家都在水論文,但誰聽說過能在頂刊這麼個水法?

但丹尼爾畢竟是曾經的菲爾茲獎獲得者,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以及美國科學院院士。

如果不是喬澤的論文真的打動了他,也不可能沒頭沒腦的突然發這麼一篇臉書。

更彆提熟悉的人都知道,丹尼爾跟《數學年刊主編洛特·杜根的關係可並不好。

所以當然不可能是幫《數學年刊擋槍才這麼說。

於是在無數人紛紛轉發之後,喬澤在《數學年刊確定發表的第二篇論文再次引起了數學圈的極大興趣。

甚至把基本上隻有一個臉書,從來沒冒過頭的數學界大拿羅伯特·史蒂芬都炸了出來。

鮮有的登陸了臉書,並在丹尼爾的評論區留下了一個“?”。

好吧,這個“?”起碼代表他知道了這事,大概率肯定會第一時間去喬澤的論文。

跟國外數學圈,大都還在看熱鬨,並等待著兩天後看喬澤的論文是否真能服眾不同。

當丹尼爾的臉書截圖傳回國內後,直接便在華夏主流學界炸鍋了。

……

“這是在捧殺吧?”

“不不不,捧殺不捧殺另說,先說說這兩篇論文是怎麼回事?@張洪才,你之前說六月份去過西林,當時那個喬澤在做什麼課題來著?”

“群論因果解耦。”

“讓我捋捋啊,六月中旬做群論相關課題,七月論文發表,八月好像還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後來不明原因撤回了。那就算他八月才開始做非阿貝爾規範場解的研究,十月在《數學年刊上刊載兩篇論文?”

“誇張!”

“其實這麼說的話,也不算捧殺哦。這速度,的確夠資格去普林斯頓做教職了,當個院士也大差不差。”

“我琢磨著,這看似在為《數學年刊辯白,其實就是想挖人了吧?”

“我早就說過西林工大根本留不住人的。”

“@張洪才,你跟那個喬澤接觸過,你覺得這些論文真的出自他手嗎?”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前天給我出了道題,我到現在還沒完全想清楚,發給你們看看吧。”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