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結果正確(1 / 2)

超神級學霸 一桶布丁 12699 字 9個月前

任何事情一旦發酵到網絡上,一百個人能有一百種解讀方法。

有讚的,有懵的,有批評的,也有質疑的……

質疑其實沒什麼不對,因為喬澤自己也很清楚,他距離解決真正的楊米爾斯理論所提出的質量間歇問題,還有一段路要走。

所以網上的熱議對他來說沒有半點影響。

褒揚也好,罵他沒禮貌太過狂傲也好,甚至懷疑這一切是不是嘩眾取寵也好,喬澤壓根都沒放在心上,並不止因為他不上網,更因為其實喬澤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對於任何“愚蠢”說辭跟行為的耐受性都很強。

這跟性格無關。

任何人從初中開始的五、六時間,都被身邊人認為有病還懶得反駁,這方麵的耐受性都會很強大。

就好像喻成功說的那句話:“大家認為他有病,他把大家當傻子,另類的雙向奔赴而已。”

隻是下午的提問環節,卻頗為讓他失望。

沒人提出太多有價值的問題。

好吧……

也許大家都還等著最終的驗證結果,又或者接觸超螺旋空間代數的時間還太短暫了,一時間想不到太多有意思的問題。

倒是有幾位大佬詢問了幾個關於切空間構造的問題。

問題挺有意義,但喬澤不太想仔細回答。

依然是極致的理智作祟。

喬氏切分法當然是有用的,起碼在證明楊米爾斯有解的時候,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對於解決質量間隙問題,意義不大。

所以雖然這種切分法並不難,但了解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對他有什麼啟迪。

倒是如果誰能快速弄懂了超螺旋代數空間,也許未來能成為解決質量間隙問題的助益。

偏偏喬澤也沒那個耐心去把整個學說補充完善,隻能說功利心強到了極致。

於是在簡單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問答環節便宣告結束。

失望的感覺更多的其實來自於以己度人……

其實仔細想想,喬澤從那天做夢來了靈感,到通過建立一個特殊的代數結構,求出了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他竟然希望能通過短短五個小時的講解,讓台下一眾上了歲數的大佬們,能理解他的想法,多少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從超螺旋空間代數,到超螺旋場等等一係列命題,不但需要學者們對於近乎所有的代數空間範疇都有極深的造詣,精通數學分析、PDE,對微積分、泰勒展開、傅裡葉變化等等知識都能融彙貫通,還需要對場論有基本的了解。

總之超螺旋空間代數本就是建立諸多前輩大牛研究基礎上的一門新學科,對於數學功底的前置要求極高。事實上有幾位頂級學者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稍微理解這些內容,已經頗為不易。

想要求更多總得多給這些學者們些時間。

好在徐大江對下午的問答環節可能會不那麼精彩是有預料的。

在喬澤選擇走下報告台後,李建高便直接上台開始做六十分鐘報告。

這是早已經安排好的。

求到李建高身上的時候,徐大江也說得很清楚。李教授這次就是備胎,如果第一天喬澤的報告會時間正好夠,那麼李教授的報告就移到第二天,跟其他學者的報告會一樣,在小報告廳舉辦,誰有興趣誰去聽。

如果第一天喬澤的報告會有多餘時間,那李建高就上台去做六十分鐘報告。

對於李建高來說,徐院長的要求雖然過分了些,但畢竟是在為自家學生擦屁股,李建高倒也沒什麼太過抵觸的心理。

主打一個佛係。

反正在其他人眼中,他已經是一個靠學生上位的學者了,這種事情做起來完全沒有心理障礙。

順便還能刷刷聲望,跟大佬們混個臉熟,也沒啥不好的。

而且這次彙報的課題就是他申請傑青的課題——通過群表示論解決同調問題影響人工智能表象情感因素的理論基礎。

也能算是對前段時間網絡上的質疑做一次回應了。

多少能讓自然科學基金專家組的麵子上好看些。

一個課題有資格在諸多世界學術大佬麵前做彙報,甭管前因後果,肯定是有價值的。

還彆說,這個安排的效果其實也還挺不錯的。

雖然對於諸多做數學跟物理理論的大佬來說,這個課題完全提不起興趣。但有喬澤弄了個前所未有的報告會在前,其實反而能給不少人心理慰藉——起碼能聽懂大半了。

可惜的是,前排大多數人的心思依然沒在李建高的報告內容上。

午宴時,當徐大江坦然承認喬澤給出的通解結果還沒有經過超算驗證後,消息已經在這些學術大佬之間傳了出去,所以此時大家格外期待超算的驗證結果。

所以在李建高做報告時,不少人都會不時的拿出手機跟人聯係。

尤其是國內那兩所頂級高校的教授們跟幾位華科院的院士。

倒不是國際上那些大佬代表的頂級學術機構不著急,但要考慮到時差的影響。

華夏的下午已經美國的淩晨時分,他們也不能指望自家的那些信息工程師這個時間還能隨時盯著超算的計算進展。

但華夏這個時候正好是上班時間,倒是可以時刻跟正在負責做驗算的工程師聯係。

尤其是張洪才。

早上喬澤剛公布了通解,他便第一時間發回了學校,並隨時掌握著學校那邊驗證的動向。

燕北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也很給力,好幾位研究PDE的數學教授都被叫去跟信息工程師合作,一起驗證通解的正確性,甚至很任性的繞過了自家的超算平台,直接用上了天河一號。

學校的超算平台自然沒法跟國家大型超算平台比算力,這玩意造出來一般是用來處理天氣預報、石油勘探、信息安全等等計算量極為龐大的複雜問題的。

用來驗證一個PDE方程的通解是否正確,速度自然能更快。

就這樣,當李建高的報告接近尾聲的時候,張洪才突然感覺到手中的手機震動起來。

拿起來一看號碼,情緒立刻有些上頭,也顧不上報告會正在進行中,直接低下頭接通了電話,輕聲道:“喂?”

“張教授,剛剛結果出來了,正確的!是正確的!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是正確的!”

“超算驗證結果是正確的?”張洪才聲音下意識的放大了些。

於是周遭無數人的目光開始聚攏在張洪才身上。

“是的,驗證報告已經在我手上了,我微信上馬上發給你。”

“好!報告會還沒結束,先掛了。”說完,張洪才掛了電話。

此時旁邊的人已經湊了過來:“出結果了?”

“嗯,正確的!”

“真是正確的啊!也就是說那個超螺旋空間代數整個體係……”

“對!驗證報告馬上發來。”

隨後又是兩下震動,張洪才立刻點開了微信,對麵已經把超算給出的報告拍成照片發了過來。

“傳給我一張。”

沒等張洪才放大看仔細了,身邊的人便立刻說道。

“哦,好。”

……

就這樣,以張洪才為中心,很快不少人都聽到了這個消息,也要到了這張超速驗證報告的圖片,當這種圖片發到群裡時,影響開始在整個報告會現場擴散。

竊竊私語的聲音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發生了什麼?”洛特·杜根明顯感覺到了身後的騷動。

“說是燕北大學已經驗證出了結果,喬澤給出的通解是正確的,他們正在傳超算報告。”

“什麼?已經驗證出來了?這麼快的?”愛德華·威騰聽到了這句話,忍不住扭過頭問道。

這速度的確是很快。

喬澤上午九點才公布的通解公式,此時不過下午四點二十分,才過去了七個小時二十分鐘,比喬澤預計的十多個小時要快了近一倍。

並不是喬澤錯誤預估了驗證的時間,而是錯誤預估了燕北大學的影響力。

喬澤壓根沒想到燕北這幫人直接動用國家級超算平台而不是大學自家的超算去驗證這個結果。畢竟前者的算力是要錢的,而且很貴。

對於一個習慣了簡樸的少年來說,燕北這幫教授的行為的確是太過奢侈了。

“是啊,據說是燕北用了大型超算平台。”

“那報告呢?還沒傳好嗎?”

“查爾斯正在接收,華夏那邊都在用他們的微信在傳,查爾斯那邊沒人有微信,對方這裡的手機郵箱又不能使用,所以隻能用藍牙接收,速度慢了些……”

“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