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珠聯璧合(1 / 2)

孫權很是鬱悶,自己是問魯肅所獻之策如何,這群武將在程普的帶領下卻紛紛請戰,感覺將軍府的議政廳頓時變成了前線軍營。

但話又說回來,對於這些魯莽的武將們的舉動心中很是受用。

“軍心可用啊!”孫權內心感歎道。

提到荊州的劉表和江夏的黃祖,孫權心中的怒火瞬間點燃,峴山之殤、殺父之仇、切齒之恨,他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更想揮師西進,手刃仇敵。

況且荊州廣袤富庶,江東基業若想發展就必須要奪取荊州,腳踏荊揚大地,才有北進中原、稱霸天下的可能,孫權的心中也有帝王欲。

所以無論是家仇還是國恨,孫權對於荊州勢在必得......

看著廳中請戰的將領和不知所措的文臣們,孫權暫時壓抑住了心中的怒火,他知道今日議政是為江東的前途謀劃,不為一州一城的得失,自己險些被這群武將帶偏。

“諸位將軍,荊州必會討伐,但時機不在當下。”

孫權開口拒絕了眾將所請。

周瑜、魯肅等人聽見孫權定下了主基調,心中對於這位繼位不久的年少主公聰明、睿智婉拒將領的行為很是讚賞。

“本將想聽聽諸位對於剛剛子敬所獻之策的看法。”

孫權接著說道。

下方以程普為首的請戰武將們明白了孫權的意圖,紛紛退回了隊列,他們都是武人,打仗衝鋒很是擅長,這種國策方針可不敢去妄言。

廳中又是鴉雀無聲,都是人中龍鳳,誰也不想率先表態。

“子布先生以為此策如何?”

孫權見眾人都不發言,便點名張昭。

“主公,老夫以為此策雖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實施執行談何容易。”

張昭不愧是老狐狸,說話滴水不漏,在局勢尚不明朗之前,不輕易表態。

對於提出此策的年輕人魯肅,張昭是不喜歡的,他認為魯肅不夠謙遜,仗著小聰明對他們這些老臣也不夠尊重,覺得魯肅年少粗疏,不可重用。

“子布先生有何高論,請說具體點。”

一旁的周瑜麵露微笑向張昭拱手道。

聽到張昭所言很是模棱,周瑜便想讓他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畢竟張昭是三朝元老、文臣領袖,他的態度至關重要,這場決定江東前途的論證需要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對啊,今日在場的皆是我江東棟梁,對於江東的前途諸位應當說出心中的真實想法,切勿諱莫如深。”

孫權盯著下方眾人說道。

“主公,魯子敬所言無非就是北和曹操、西伐荊州、據江發展、北上中原。”

張昭聽見孫權和周瑜都這麼說了,也沒有任何顧忌,不緊不慢地說道。

“北和曹操現已達成,又有子綱在許都斡旋,必定事半功倍。”

張昭所言子綱,乃是徐州廣陵的張紘張子綱。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派張紘奉奏章前往許都,後被曹操留在朝中任職,作為孫吳的使者一直為江東爭取利益,緩和曹孫關係。

“難就難在第二點,西伐荊州,江夏為荊州門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黃祖經營多年,擁水路大軍數萬,有堅固的城防和劉表精心布置的防禦體係。”

“文台將軍和伯符將軍曾多次西進,皆是損失慘重、無功而返,這就是老夫所思慮到的難處。”

張昭說完向上位拱手示意。

孫權和魯肅皆是認同的點了點頭,他們早已商談過,為難之處和張昭分析的一模一樣。

“子布先生言之有理,黃祖依托堅城和長江天險,確實難以奪取,不過天賜良機近在眼前,咱們一舉拿下江夏也不是不可能。”

周瑜聽完張昭的話心中很是活絡,他本就想在今日議政時將不久前收到的情報告知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