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高歌猛進(1 / 2)

中國體育人 過關斬將 7648 字 8個月前

第一盤的比分是6比0,弗蘭克-帕克也被陳強剃了個光頭。

弗蘭克-帕克早就已經意識到,這場比賽早已毫無勝算,無論是發球局還是接發球局,弗蘭克-帕克是處處被動,幾乎每一球都是苦苦支撐,而弗蘭克-帕克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也並不是期望奇跡可以發生,讓他可以反敗為勝,而是因為職業球員的尊嚴讓他不能那麼輕易的放棄比賽。

六局的煎熬後,弗蘭克-帕克還是撐不住了,他選擇了棄權。或許對於弗蘭克-帕克來說,這種投子認負也是一個體麵的結局。

認輸之後,弗蘭克-帕克如釋重負的長出一口氣,他打了十幾年的網球,也輸掉過很多的比賽,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輸的這麼的憋屈。

整場比賽,弗蘭克-帕克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提線木偶,完全被人操控著,他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特點,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機會發揮出自己的特點。

而且直到弗蘭克-帕克棄權的那一刻,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輸的。

這樣的比賽結果,陳強卻是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自己的優勢竟然會如此的大,即便是美籍的七號種子,在自己麵前也是毫無還手之力。

“我還以為得費些周折才能贏下這場比賽,沒想到勝利卻是這麼的輕鬆。難怪後世評價說,公開賽時代之前的網球隻能算是業餘級彆,都是美網的種子選手了,竟然還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看起來二十一世紀的網球技術,果然可以輕鬆吊打三十年代的網球運動員。”

陳強仔細分析了一番,發覺這個時代的運動員根本就不會應對上旋球,而這也是自己製勝的主要原因。

網球運動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上旋球已經成為了網球第一大利器,每一個世界頂級的選手,都必然擁有著世界頂級的上旋球,甚至還有納達爾那種極限旋轉的上旋球。

而真正將上旋球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的,自然是“網球天王”費德勒,費德勒的正手變化多端、威力驚人、落點準確,被成為“上帝之手”,實際上就是將上旋球下降速度快、前衝力打、穩定性高、容易控製落點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費德勒的“上帝之手”並沒不隻是上旋球這麼簡單,未來無數的網球教練和網球運動員都在研究費德勒的“上帝之手”,也都在模仿和學習費德勒的“上帝之手”,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做到費德勒那個樣子。

在二十一世紀,那些上旋球水平出色的球員都能夠拿到網球的四大滿貫,這顯然是網球發展的趨勢。那麼在三十年代,這套技術當然是所向披靡,可以說陳強把二十一世紀稱霸網壇的技術帶到三十年代,當然是無往不利。

這像是用二十一世紀的戰爭方式對付三十年代的敵人,三十年代的軍人還在挖戰壕、建碉堡、架機槍、布置炮兵陣地,卻不知道人家二十一世紀的軍人已經用衛星鎖定了他們,然後按下一個按鈕,導彈發射出去,什麼碉堡陣地一下子灰飛煙滅。三十年代的軍人會一臉的懵圈,不知道怎麼輸的,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到,怎麼就全軍覆沒了呢?

三十年代的網球運動員,麵對二十一世紀的網球技術,也是這個樣子,就算是輸了球,他們都不知道是怎麼輸的。他們會想,我打的完全沒有問題啊,怎麼就輸了!

……

之前陳強戰勝拉納斯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畢竟那隻是美網第一輪的比賽,而且拉納斯和陳強也都不是種子選手,沒有人關注是很正常的現象。即便是放在後世,四大滿貫的第一輪比賽中,非種子選手的比賽也不會有很詳細的報道。

然而當陳強戰勝了弗蘭克-帕克時,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弗蘭克-帕克是美籍七號種子,按說這種種子選手在第四輪之前是不應該被淘汰的,然而陳強在第二輪就淘汰了弗蘭克-帕克,這相當於是爆了一個大冷門。

更重要的是,弗蘭克-帕克竟然是在輸了一個0比6後直接繳械投降,這更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美籍七號種子,在所有參賽選手中也是能夠排進前十的,這樣的高水平選手,竟然被剃了禿頭,怕是連一號種子唐-巴奇都做不到。

此時,即便是再遲鈍的人也已經意識到,陳強在網球項目上的實力絕對是非同一般。能夠進入到美網的第三輪,已經算得上是網球的一流高手了,而零封美籍七號種子的晉級,更是頗具含金量。

……

陳強的下個對手名叫約瑟夫-亨特,他隻有19歲,還是一位南加州大學的大一新生。不過這個大一新生的實力卻不容小覷,他在不久之前獲得了美國奧賈伊錦標賽的冠軍,這也是他第一個成人組的冠軍。

曆史上,約瑟夫-亨特曾經獲得過1943年的美網冠軍,同時他也是唯一一個同時贏得美國少年組冠軍(15歲以下)、青年組冠軍(18歲以下)、大學冠軍以及美網冠軍的單打選手。

不過這位約瑟夫-亨特卻是英年早逝,二戰爆發以後,約瑟夫-亨特參加了美軍,成為了美國海軍的一名中尉,在1945年2月份,也就是二戰快要結束的時候,一次炮台訓練任務讓他送掉了性命。

約瑟夫-亨特雖然不是種子選手,但他卻是大學裡的網球明星,在美國,大學裡的運動健將是很吸粉的,所以約瑟夫-亨特與陳強的比賽,吸引了很多的觀眾,現場內幾乎是座無虛席。

很多年輕人都跑到現場,來觀看約瑟夫-亨特的比賽,其中還有不少年輕的姑娘。不過單說長相的話,約瑟夫-亨特的確是很帥氣,身材也非常棒,算得上是當時的一枚小鮮肉,絕對能夠吸引到不少異性的目光。

約瑟夫-亨特曾經獲得過美國少年組冠軍和青年組冠軍,進入到大學以後更是沒有輸過比賽,他的這種成長經曆,使得他對自己很有信心,頗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

而且約瑟夫-亨特是在南加州長大的,在1938年,美國西部的很多網球場都是羅斯福新政的產物,主要是混凝土地麵,而不是草場或者黏土場,這種混凝土地麵有些類似後世美網的水泥硬地了。習慣於打混凝土地麵的約瑟夫-亨特屬於那種力量型的選手,發球很具有威脅性,而且很善於那種激進的上網截擊。

這是長期打硬地地麵球員的特點,未來很多的美籍的網球運動員也是如此,美國球員當中也從來不缺乏“重炮手”,這與美國網球場大多都是硬地地麵有關。

……

與之前的拉納斯和弗蘭克-帕克不同,雖然約瑟夫-亨特一直被陳強吊打,但是他卻沒有選擇棄權,即便前兩盤的比分是6比0,但約瑟夫-亨特還是堅持的打到了第三盤,他這種堅持,也帶來了回報,隨著不斷的嘗試,約瑟夫-亨特逐漸的找到了接上旋球的方法。

俗話說不能從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吃虧吃多了,蠢人也會改的,更何況約瑟夫-亨特一點兒也不蠢,相反的他還很聰明,很有天賦。所以他慢慢的找到了應對上旋球的方法,至少能接住球了。

“大分上我是0比2落後,不過好在比賽是五局三勝製,接下來我隻需要連扳三盤,那麼勝利依舊是屬於我的!”

麵對逆境,約瑟夫-亨特並沒有氣餒,反而是充滿了鬥誌,打算在後麵三局裡扳回局麵。

約瑟夫-亨特發球,這一次發球質量很高,勢大力沉,速度很快。

陳強接到了這一球,隻不過接發球的質量比較一般,麵對這種高質量的快速球,想要接好除了需要技術之外,還需要一些運氣。

對麵的約瑟夫-亨特也察覺到陳強這一次接發球的質量並不高,他沒有放棄這個機會,而是直接將球回到了對側,讓陳強需要跑動更多距離才能接到這一球。

接下來的幾拍相持,約瑟夫-亨特充分利用了發球時候所積累的優勢,不斷的調動陳強在底線來回跑動。由於約瑟夫-亨特的球速非常快,陳強在後場來回跑動,卻始終沒有找回場上的主動權。

這種相持球對於陳強來說卻並不危險,頂多是多跑幾步而已。約瑟夫-亨特的擊球看似在不斷的調動陳強,但是給予陳強的防守空間也很大,基本上球打過來,陳強也能夠跑到相應的防守位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