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陳強逃難來到上海的時候,靠做報童養活自己,他畢竟是上過學認識字,做報童還是很有優勢的。
上海畢竟是當時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人口眾多市場也大,發行的報紙也多,同樣看報的人也多。做個報童,雖然是最抵減的工作,可好歹能吃上頓飯不至於餓死街頭。
“就這麼定了,明天一早就去進報紙當報童,要得在這舊上海活下去才行!”
陳強下定決心後,便走到草棚的角落裡挖了半天,挖到了一枚銀元,這是一枚鷹洋。
這枚銀元是之前那個“陳強”的積蓄,他逃難到上海來數個月,就攢了這麼一枚銀元。
隨後陳強有在身上掏出了幾枚銀角子和一把銅板。
“這相當於多少錢來著……”陳強開始搜尋之前的記憶,他要搞懂這個時代的貨幣價值。
在1933年“廢兩改元”之前,中國還是以金銀作為主要貨幣,而且貨幣的使用非常混亂。各種各樣的貨幣混雜在一起,換算起來更是很複雜,若是數學不好、不會算賬的就乾脆彆出門買東西了,免得被人坑。
買房買地這種大宗交易用的是黃金,市麵上主要流動貨幣則是銀元,也就是俗稱的“大洋”。
當時大洋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清朝鑄造的光緒元寶,因為上麵刻有一條龍,所以被成為“龍洋”;墨西哥的銀元因為刻有一隻老鷹,被稱為“鷹洋”;英國的銀元上麵刻著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站立像,所以被成為“站洋”;另外就是刻有中山先生頭像的“孫大頭”,刻有袁世凱頭像的“袁大頭”,刻有黎元洪頭像的“黎大頭”,以及各種各樣的銀元。
這些銀元含純銀都是六錢四分八厘,所以價值也是一樣的,都當成“一元”使用。
除了銀元之外,還有各種輔幣。比如“銀角子”,就是銀鑄造的輔幣,分為一角、兩角和中圓三種,一元相當於是十角。
還有鎳幣和銅幣,民國早期的鎳幣隻有一種,就是五分錢的鎳幣,銅幣則有二分、一分、五厘、二厘和一厘。十厘是一分,十分是一角。廢兩改元後又發行了二十分和十分的鎳幣。
除此之外,還有銅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銅板。這個銅元不是那種圓形方孔錢,民國的銅元中間是沒有孔的。
銅元有兩種,分彆是當十銅元和當二十銅元,根據當時的《國幣條例》,一枚銀元兌換當十銅元300枚,兌換當二十銅元150枚。而一枚當十銅元兌換銅錢100文,一枚當二十銅元兌換銅錢200文。
按照這個彙率計算的話,一枚銀元等於3000文的圓形方孔銅錢。
實際上因為銀貴銅賤,銀元是能換到更多銅元的。
至於用了快兩千年的圓形方孔錢,到了1929年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退出了流通,因為這東西太不值錢了。試想一下3000文才等於一枚銀元,下館子吃個飯最起碼要扛著一麻袋的銅錢,那還不敢點硬菜,買份報紙都得數出一百多銅子兒,真的是太不方便了。
……
言歸正傳。
陳強數了數,算上那枚銀元,自己手裡總共有一塊七毛三分六厘,這是他全部的財產。
按照當時的物價,一塊七毛錢要是拿來吃飯的話,省著點能夠陳強吃一個多月。但是陳強既然決定做回報童,這一塊七毛錢就是他購進報紙的本錢。
“這些錢應該夠從報販子手裡拿報紙了,而且拿了報紙後,當天還必須全都賣出去,若是報紙沒賣出去全都壓到了手裡,可就沒有本錢再買新報了。今天早睡覺,明天早些去報販子那裡。”
陳強將錢收好,倒頭便睡,他要好好休息,明日早起去賣報。
沒過幾分鐘,均勻的呼吸聲便從陳強的身上響起,他已經進入到了夢鄉。
……
“訓練空間開啟……”一個冰冷的聲音將陳強吵醒,他猛的睜開了眼睛,發現自己正站在一根柱子旁邊。柱子上釘著四麵指示牌,分彆指向東西南北四個不同的方向。
陳強望向指示牌,每一麵指示牌上都標明了不同的地點。
“田徑場、網球場、籃球館、遊泳館、乒乓球館、體能訓練中心……全都是體育場館呢!”陳強自言自語著,同時向四周望去,才看到周圍有一棟棟建築,從外形看應該就是路標牌上說的體育場館。
陳強直接向著最近的一棟建築走去,這便是指示牌上所指向的體能訓練中心。
陳強走到體能訓練中心門前,推了推門,卻發現大門紋絲不動。
“上鎖了麼?”陳強心中暗道。
與此同時,那個冰冷的聲音又一次響起:“積分不夠,無法使用體能訓練中心。”
“誰在說話?哪裡來的聲音!”陳強嚇得一哆嗦,隨後向四周張望,卻發現視線範圍除了自己之外,空無一人。
周圍沒有人,但是卻有人說話,這讓陳強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他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