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令員扣動的扳機,起跑槍聲響起的同時,槍口上方出現了一些硝煙。
這發令員用的不是專業的發令槍,而是一支真正的左輪手槍,隻不過填裝的應該是空包彈,而不是硝酸鉀的發令子彈。
這軍閥混戰的年代,找一支史密斯-威森左輪手槍很容易,找一支專業的起跑發令槍卻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空包彈的價格也比發令子彈便宜的多。
而賽道上的五名運動員,也隨著槍聲動了起來。
“好慢!”陳強心中暗道。
這個“好慢”,指的並不是速度,而是起跑反應時間。
世界級的田徑比賽,百米短跑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大概是0.165秒左右,能達到0.15秒的算是快的,超過0.18秒算是慢的,若是起跑反應時間慢於0.2秒,就是一次挺失敗的起跑了。
當然這是世界頂級短跑運動員的標準,在國際大賽中才能看到這樣的起跑速度,普通的職業運動員是達不到這麼快的起跑反應時間的。
前世的陳強在做體育大學教授時,學校的一位研究生曾經做過關於起跑反應時間的研究,當時學校找了二百個運動員來專門進行起跑反應時間的測試。
這些測試對象都有著國家二級運動員裡的中遊水平,也就是說他們的水平要超過國家二級運動員的達標線,但是還沒有充足的實力去衝擊國家一級運動員。找二百個這樣的運動員,對於一所體育大學來說並不是難事。
測試的結果顯示,這些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基本上都是在0.4秒左右,快一些的能達到0.35秒,慢一些的也不會超過0.5秒。
為了做對比,那個研究生對普通人的起跑反應時間,也進行過測試,沒有經過專業體育訓練的普通人,起跑反應時間大概在0.7秒左右。也就是說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要比普通人快0.3秒。
這0.3秒就是普通人和運動員之間的差距。
不要小看這0.3秒的差距,百米短跑的比賽中,起跑時候慢0.3秒可能看不出來,但是到了終點的時候,慢0.3秒大概就是被甩出了四五米的距離,相信很多人家的客廳都沒有五米長。
經過訓練的短跑運動員,腿部力量比較充足,而沒有經過體育訓練的人,其腿部力量甚至不能達到標準蹲踞式起跑的力量要求。
因為蹲踞式起跑要求腿部有充足的“快速力量”,快速力量又會影響到肌肉收縮的速度。普通人生活中對於快速力量沒有需求,隻有專業的體育訓練,才會去訓練快速力量。
另外身體重心的分配也是影響起跑反應時間的一個因素。職業短跑運動員的手指力量會比較大,可以在蹲踞式起跑時完美的分配重心。
但是如果你不是加藤鷹的話,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地方要專門用到手指力量。
所以普通人手指力量較差,根本負擔不起身體的重量,更無法維持身體的重心。
複旦附中的四名參賽選手,顯然都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他們的起跑反應時間和普通人一樣,0.7秒。
都到了0.7秒的起跑反應時間了,小數點第二位以後也就忽略不計了吧!
至於那位日本選手,雖然是經過專業短跑訓練的,但是起跑反應時間差不多也是0.7秒,因為他的蹲踞式起跑並不規範。也就是說運動員起跑反應時間快過普通人這一定律,在他身上是不管用的。
蹲踞式起跑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又怎麼可能會有人去專門研究如何減少起跑反應時間!
糟糕的蹲踞式起跑,糟糕的起跑反應時間,隨後陳強又看到了糟糕的加速!
“果然和我料想的一樣,這個時代的蹲踞式起跑,僅僅就是為了起跑!”陳強心中又一次感歎道,不過這一次,陳強卻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隻見賽場上的五位選手,在起跑後不約而同的馬上挺起胸膛開始加速。這要是放在後世,絕對是一波錯誤的操作。
未來的百米短跑比賽,運動員在起跑之後,都是低著頭重心前傾的進行加速,基本上要到二十步以後,頭才會完全抬起了,身體也才會挺直起來。具體則看運動員的步頻
但是在這個時代,運動員在起跑後馬上就抬頭挺胸。從技術角度方麵說,這根本就無法發揮出蹲踞式起跑的效果。
陳強之所以早就料到是這個樣子,是因為他看過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紀錄片,其中有一段是百米短跑決賽的影像資料。
那一屆獲得男子百米短跑冠軍的是傳奇短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而當時所有的短跑運動員都是三步抬頭,也就是起跑後用不了三步,頭就抬起來了。
兩種起跑方式,未來是低著頭重心前傾的衝二十步,將蹲踞式起跑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二十年代則起跑後三步抬頭。加速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的,這兩者之間又是零點幾秒的差距。
僅僅靠一個蹲踞式起跑,這個時代的運動員就要慢了至少0.5秒。
從短跑技術方麵說,這五名參賽選手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了,多的陳強都懶得吐槽。
隻不過比起速度,還真是那個山崎正男更勝一籌!
……
沒有經過任何的短跑訓練,100米便能夠跑進13秒以內,在這個時代,鄧誌國雖然不能算是短跑天才,但也算是短跑項目的一個可造之材。
作為複旦附中跑的最快的人,鄧誌國今天的目標當然是拿下100米短跑的冠軍。不過隨著日本人的到來,鄧誌國又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戰勝日本人。
那個山崎正男個頭不高,但看起來倒是挺結實的,所以鄧誌國並沒有輕敵,在槍聲響起的時候,他便拿出了百分之百的力量開始加速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