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好藥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規勸的話聽起來卻令人不快。14、好麵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莊子?盜蹠》
當麵阿諛奉承他人,背後又大加詆毀,這種兩麵三刀之人,是我們所應該唾棄的。
15、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
——《列子》
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為某些愛好和追求,從執著變成了執拗。盈虧卻是此消彼長,看似得到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失去。16、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
學會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製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17、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孫子兵法·計篇》
兵不厭詐,也是這個道理。一定要透過事物看本質,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8、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法·仁本》
時刻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未雨綢繆,方能防患於未然。
24、審於是非之實,察於治亂之情也。
——《韓非子?奸劫弑臣》
做事情應明察秋毫,才不至於做錯事和蠢事。
25、因可勢,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韓非子?觀行》
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外在的環境和形勢,方式、方法很關鍵,選好路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26、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韓非子?五蠹》
曆史是不斷發展的,要通過社會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27、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季春紀?誠廉》
具有高潔品質的人是不會因外界壓力而改變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
28、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孝行覽?義賞》
得與失永遠是一對矛盾。世上沒有絕對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考慮到了失,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2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季春紀?儘數》一個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養自己的善性,以實現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長壽都無所謂,但一定要修養自己的道德與學問,這樣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因此,儒家認為,雖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達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謂“三不朽”之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明朝的儒者羅倫有言:“生必有死,聖賢無異於眾人。死而不亡,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其惟聖賢乎!”聖賢不同於一般人隻在於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學問上為社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