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心的事是我媽熱衷於把我所有不好的事奔走相告的告之親戚朋友,每次看到他們,都感覺彆人看我的眼神都很微妙。
我試圖勸我媽不要那麼大嘴巴的時候,她就會義正言辭的跟我說她絕對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我再進一步的肯定是她說的時候,她便一臉不高興:“說你幾句怎麼了,你怎麼那麼玻璃心,你這麼一直跟我說是想我跟你道歉嗎?”我頓時啞口無言。
見過很多例子,許多父母不會對自己的刻薄語言感到抱歉,什麼難聽的話都說的出來;卻沒有意識到自身不妥當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有些甚至會摧毀孩子的夢想。且喜歡矢口否認自己的一切錯誤,放大自己的一切功勞;一邊讓你償還一邊跟說親情的偉大。
在他們的看來,自己的孩子就必須貶低。彆人誇你讚美你都是說好聽的話哄你開心,隻有父母才會說你的不是,所以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隻要你想做任何事,他們的第一本能反應就是否認,否認再否認。
這是中國普遍父母的行為,就算知道他們心裡不是這麼想的,也知道他們還是覺得自己不錯的,但是聽到尖銳到刻薄的話,心裡還是會覺得很難過,覺得自己活著就是為了承受各種打擊的,稍微跟父母提一下,他們就會認為你玻璃心。
他們始終覺得子女終歸是子女,無論自己怎麼乾涉子女的人生,都不會跟自己斷絕關係的。在這層認知下,他們就會肆無忌憚試圖控製的孩子,對孩子發號施令,而不會選擇傾聽。
父母給了自己生命,含辛茹苦的養大自己這是不可置否的,我們也是打從心裡愛自己的父母,也希望能報答父母。
但並不代表著我們就願意被打擊的體無完膚,說句直白的話,正因為我們在乎父母,所以來源於父母的情感控製才有效。生而為人活著本來就夠難了,每天都拚儘全力不讓自己奔潰。我們需要更多的是父母的鼓勵,而不是各種打擊自尊覺得你這不行那不行的話語。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給規劃好的路線走。
大學畢業後你想要當一個自由撰稿人,然後,自然而然地談一場戀愛,和自己挑選的另一半結婚,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跳出來否認掉你的想法,他們認為你當自由撰稿人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希望你能考個公務員,然後跟他們給你介紹條件還不錯的男生結婚生子;
如果你拒絕了他們給你建議,溝通無效後,他們就說巴拉著“養大你不容易,現在連話都不聽了”,一把不孝的帽子就扣了下來。我有個朋友現在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年齡,畢業兩三年,單身。然後她媽媽從她畢業那天起就一直給她物色相親對象,她每次能推則推。她跟她媽媽溝通:“我不想接受相親感覺自己好像傍晚時分在肉菜市場賣不出去的,等了一波人的挑挑揀揀”。
可她媽媽卻認為她自身的條件不怎麼的,必須要通過相親才能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對象。我朋友聽到這話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她從來不知道在她媽心裡她隻能通過相親才能找到對象。“我知道她是為我好,這是這種好來的太沉重。”
除此之外,父母還特彆熱衷於拿自己的孩子進行對比。
比如
“你看你同學不止鋼琴考了10級學習成績還第一,而你就知道整天打遊戲”
“隔壁家的王小麗孩子都兩了,你到現在連對象都沒有”
“你看你劉叔叔家,他家兒子又帶他們去旅遊了,人家怎麼那麼厲害,掙大錢,你呢?”
“當初讓你考律師吧,你非要去讀什麼文學,看看你以前的同學,都當檢察官了,你還什麼都沒有”
諸多類似如針紮的話,紮的身心疲憊
我們真的很愛我們的爸爸媽媽,但是我們又絕不可能全盤接受他們的觀點,當矛盾產生的時候,即便我們堅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但是當麵對或是愁容滿麵或是氣憤不已的父母,我們仍然不斷的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