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春風吹滿地(第一更)(2 / 2)

重生香江的導演 武醒 4162 字 11個月前

這位老哥可是個大牛,他8歲開始在香江發表詩作,9歲創立學文社,13歲開始主編刊物,16歲開始發表“四大名捕”係列的武俠。

他是在1954年1月1日出生,出生地點在馬來西亞霹靂州,現在在才三十多歲,但是他的已經是獨樹一幟了。

因此在這次續寫中他也是參與其中,他續寫的有一股子血腥味,有種拳拳到肉的感覺,打鬥場麵很是有古龍的一絲味道,但是又彆於古龍,隱隱有一代大家的風範。

話說這一波續集操作,直接讓《蜀山劍俠傳》在香江火熱起來,夢工廠出版社連忙印刷了這方麵的書籍,短短一個月時間,竟然賣出十多萬套,一套可是有很多本,這還是單單香江本地,整個東南亞都是賣得飛起。

一兩個月之後趙紅估計總共五百萬冊是少不了的,這直接能給作者帶來一千萬港幣的報酬,這些錢趙紅全部給孫二小姐,隻是她沒有直接收著,她把這一部分錢用來做一個個人紀念館。

這事情要等到她回內地才能做了。

香江的武俠迷這段時間感覺太好了,各個大家都紛紛續寫蜀山,他們能夠一飽眼福。

金老爺子的重出江湖讓好多已經丟了武俠的中年大叔激動不已,他們給自己子女敘說七十年代時金庸的風靡。

“那個時候我們幾個童鞋都是換著買報紙,一個班級可能隻有一份報紙,但是都被我們翻爛了,報紙傳到最後的時候,好些字跡已經看不清楚了。”,一位三十多歲大叔給自己兒子講起他們的往事。

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可想而知金老爺子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他的寫到小龍女受辱的時候,他還因此被堵門,家裡的窗戶還沒敲碎過,那是他心驚膽戰的一段日子。

這段時間《明報》的發行量徹底甩開《東方日報》一大截,原來《明報》的發行量一直是萬年老二,沒有《東方日報》的高,他能做為報業龍頭的原因,主要還是他的受眾是小資階級,是知識分子,這跟《東方日報》的受眾是不同的。

《東方日報》主要是娛樂大眾,主要受眾人群還是小市民,雖然賣的報紙數量超過《明報》,但是買報紙的人消費水品不高,因此廣告價值要大大縮水。

現在《明報》的銷量超過《東方日報》,其中的廣告價值是升了幾個抬價,畢竟第一和第二差距還是很大的。

金老爺子笑得合不攏嘴了,在這一波人潮中他感覺至少能給《明報》帶來五千萬的純利潤,這還是能算的利潤,隱形的財富更加大,比如他在謀劃把自己的明報推上市。

這一波利好股價一定會節節攀升。

趙紅看見金老爺子笑得歡快,其實他也在打他的主意,老爺子在九十年代要退出報社業,到時候自己把他的報紙接過來豈不美哉!

金老爺子看見趙紅的眼睛很是怪怪的,一看就知道沒有憋什麼好,他說道:“紅仔,又有什麼好想法說出來,我們大夥兒合計合計。”。

這是他們作家一起聚餐的一個晚會上。

他現在笑得像一朵菊花。

“老爺子,你可為難我了,我又不是散財童子,哪有什麼絕招啊!”,趙紅很是無語,金老也變壞了啊!

滿身的商人銅臭味!鄙視之!

古龍打量了趙紅和金老爺子說道:“你們兩個是粘上一身銅臭氣,簡直是我們作家中敗類,我羞與他們為伍,是不是啊!瑞安?”。

他拍了拍旁邊的溫瑞安,這個有點小胖的人兒很是不樂意,隻是一臉很是無奈的樣子,對於古龍這自來熟的性格,他這個內向小男生有點吃不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