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趙紅還是在後麵到,他進屋的時候就在包間看見了邵逸夫,趙紅連忙上前打招呼,“六叔,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趙紅現在對這幫老家夥都快無語了,一點都不準時嘛!想超一次都與這麼難嗎?
“紅仔,你坐我對麵就好,我們之間這算是第一次見麵吧!你的大名我可是聽說過無數次了,我就很想見一見你這個青年才俊,所以就提前點時間來嘍!”,他對於趙紅的邀請他是非常樂意的,本來他還想抽個時間和趙紅碰一麵,現在趙紅算是和他在同一行業撈飯吃,大家還是要有一定的接觸,雙方之間要達成一一定的默契,以便良性競爭,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沒有默契的話,勢必會勢同水火,互相挖角,最後兩敗俱傷就不好了。
“六叔。您才是大名鼎鼎啊!您可是從小就聽您的傳奇故事長大的,就是我家老爺子據我所知很少服人,但對您也是打心眼的佩服。”,趙紅也是對邵逸夫大加吹捧,至於老爺子是否佩服他,趙紅就不知道了,但是想來老爺子應該是有點佩服他的。
“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你才短短幾年身家都比我豐富了,不能比啊!”,邵逸夫雖然聽到趙紅說趙老爺子佩服他,他心裡非常的高興,但是他一點都沒有顯露出來,反而是對趙紅大家誇讚。
兩人見麵就互相吹捧十多分鐘,兩人都感覺對方不好對付,都是千年的狐狸裝什麼聊齋,因此之後互相之間比較坦誠,知道吹捧和套話無意義,邵逸夫聊著他過去的一些事情,趙紅發現他的人生真是精彩起伏,邵逸夫的父親邵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板,經營飄染、財務等多種生意。在1910年設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不僅經營有方,生意紅火,而且同情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當時的上海工商界頗為活躍。
邵逸夫還在上中學時,上海劇院“笑舞台”的老板因無力還債,惟把“笑舞台”“斷當”,邵玉軒遂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該劇院。
1923年,邵家已趨敗落,所有家業中隻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劇院。邵氏兄弟毅然賣掉房子,舉家搬進“笑舞台。
隨後的時間日子裡,邵逸夫和電影剪不斷聯係,可以說他前半身都是在為電影東奔西走,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趙紅感覺他就是為電影而生的人,一生都在從事電影有關的事情。
可以說邵逸夫對電影的熱愛不比任何人少,隻是人都是有老的一天,思想總有跟不上潮流的時候,有時候固執能夠讓人成功,但是也能讓人失敗,就像他不願意改變現在的拍攝製度一樣。
就這樣他們兩個人一直聊到點的菜上了餐桌,他們還是邊吃邊聊,趙紅吃驚邵老爺子的人生太豐富了,比趙紅爺爺的經曆還要豐富,從中趙紅得到大量的人生經驗,怪不得有一句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種說法,邵逸夫同樣是很感歎,趙紅的知識相當豐富,不管他說什麼趙紅都知道,就是民國時期的大小事情他都知道,有時候還比他這個親身經曆過的人還知道的多,真是奇了怪了。
當聽到趙紅為了寫《霸王彆姬》,體現出民國風情,關於民國時期所有的資料都翻遍了,他是真的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