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公司近況(下)(1 / 2)

重生香江的導演 武醒 3824 字 11個月前

() 這讓他很是著急,對於趙紅給的指示他又無能為力,隻好在其他方麵下功夫,因此他直接拉來他的好基友王金,這個小胖子可是個拍商業片的小能手,而且還是個快槍手。

剛進入公司兩個月不到,就執導出一部愛情喜劇電影《花心大少》,現在已經上映了,而且票房還不錯。

趙紅也沒排斥商業片,他扶持文藝片的原因是香江的文藝片太少了,香江大多數導演都是拍商業片,一個電影市場沒有文藝片,這個市場是不健全的,是沒有靈魂的,是空虛的。

還有他自己也要拍文藝和商業片,兩種類型他要進行嘗試。

這段時間電影院發展也不錯,夢工廠直接準備一大筆資金擴張戲院,現在在香江本土又收購三家戲院。

趙紅不打算在香江增加戲院了,再過一年夢工廠的是座大廈完工,會在每一座大廈裡麵裝修一家戲院,加起來的話就是二十三家了,在香江能夠覆蓋全部人群了。

在外部發展非常的迅速,在東南亞已經收購二十幾家戲院了,在新加坡就有五家,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家都進行自己建造,工程全包給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

趙紅打算在東南亞或收購或建最後又三百家戲院,這還是除了南韓和曰本,最後形成一家跨國巨型院線,至於歐美以後再慢慢發展。

曰本這個國家不好下手,他們本土公司比較排外,以趙紅的打算是入股一家本土院線就成了,至於南韓更加難進入,想在那裡自己建一家院線是不可能的,也隻能跟曰本一樣,隻要入股就成。

香江現在的電影在東南亞很受歡迎,但是是無根浮萍,隻能靠大牌明星才能買到高價錢,這樣很是畸形。

假如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外部市場就容易崩潰,在原時空香江電影就失去外部市場,才走下坡路的。

當然也與他們的作死分不開,雖然這是很小一部分原因。

主要還是東南亞各國的電影崛起,就拿南韓來說,九十年代他們的電影正式崛起,湧現出了好多精彩的電影人,而香江人才缺乏,後勁力不足,電影質量有所下降,創新能力不足,就知道抄襲好萊塢的橋段。

趙紅要通過院線渠道,保證自己電影公司的強大發行能力。

他可不想以後香江電影衰敗之後,自己的電影公司也跟著衰敗。

趙紅還記得在千禧年左右的時候,香江電影人北上混飯吃,自己以為是大爺,對內地同行很是歧視,擺不正自己的心態,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好多香江導演不能抓住內地觀眾的口味,導致一部接一部的電影撲街,而內地的影視公司快速崛起。

最後是香江影視公司在內地一點話語權都沒有,好多內地影視公司最後都不帶他們玩了。

在他們看來這些公司已經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了。

趙紅對香江電影的衰落也是無能為力的,香江能在**十年代拍出好多經典電影,簡直一個奇跡,但是這與內地好多以後內地電影發展起來了,形成反向吸引力,香江的人才紛紛北上,人才的流失就注定它的衰落。

夢工廠電影院的管理現在全權交給岑建勳,電影院不僅僅是放電影這麼簡單,它還是夢工廠玩具的銷售渠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