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兩岸三地在金像電影節上是平分秋色,三家得到的獎項差不多。
想要在金像電影節上得到最佳男女主角是很困難的,可能第一次要容易一點,隻要是在同一批影片中,在影片還算過得去的情況下,表演是最好的就成,假如演技相差仿佛,那就要多多公關了。
微微的公關在電影節上還是允許的,不然的話評委成員外快怎麼得來。
假如表現都是差不多,人家選誰不是選。
這種還算公平的公關趙紅一般是不管的,‘水至清則無魚’
但是相差懸殊太大,那是不可能被公關的,這已經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這是涉及原則性問題。
這是為了保證獎項的含金量。
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雖然沒有影帝影後不二封的說法,但是想要在第二次得影帝或者是影後也是相當困難的。
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你要突破之前的自己,要是表演沒有大的突破,想要在拿獎就是不太可能的。
即使是同台競技的新人差他們一籌也是不搭嘎,還是會給予新人。
趙紅這樣做的原因就是要把機會多多留給新人,要是每一屆得獎的都是那幾個老麵孔,那麼電影節將是一潭死水。
也起不到提攜新人的目的。
戛納為啥在全世界都是很有知名度,那就是它推出了很多知名導演,他們在參加了戛納之後才起飛的。
趙紅還記得在原時空金像獎頒獎禮,每一屆都是那幾個人,感覺一點意思都沒有,還有很多演員接二連三的連續得到最佳男主角或者是最佳女主角。
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打擊演員的積極性的。
一些演技紮實的演員,由於頻繁得獎,他們就會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沒有再次創新的精神,新人被前輩堵死上升渠道,他們想要出頭就很困難,對於磨練演技也是積極性不高。
趙紅的這一番操作就是讓每一個人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即使是演技超牛的演員也是不例外。
同樣如此,導演也是一樣,要是他們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他們要再拿最佳導演也是千難萬難。
就是應為有了這樣的潛規則,這才上這幾年新人是接二連三的冒出頭,很多藝人對於演技也是相當看重,很多老前輩也是下狠心逼迫自己在演技上再次突破。
可以說在趙紅執掌金像電影節以來,還隻有一個演員拿了兩次最佳男主角。
那就是發哥,他在《英雄本色》裡麵小馬哥的精彩表演,再到《賭神》裡麵兩種人格都是做到和諧自然,毫無違和感。
對他那兩次最佳男主角基本上是沒有人不服。
就是百變影帝梁小摳也是隻是拿了一次影帝。
這可想而知想要拿獎真的是不容易。
很多人都斷言發哥是不可能在拿金像最佳男主角了,主要是一個人的演技定型之後太難突破了,但是他本人倒是很是樂觀,心中還想要在站上這個舞台一次。
因此對於自身的演技磨練一直沒有鬆懈過。
趙紅和圈內電影人交流,大家暢所欲言,隻要能提出對金像電影節好的方案,他都會一一采納。
其實目前為止金像電影節的基本框架已經搭建好,以後隻要多多關注電影評獎比較公平就會讓電影節影響力越來越響亮。
趙紅在有意無意地慢慢增加內地電影人的評選委員數量,當然邀請的都是那種有真正才華的電影,還有思想不僵化的電影人,比如說謝縉導演,這就是一個內地為數不多能講好故事的導演。
這些年他在夢工廠的支持下可是拍攝了很多大賣的電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