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佬的文藝生活最新章節!
一般成績不好的學生是不會主動對答案的,反倒是學習成績好的非常樂忠於對答案,比如張楚陽。
“怎麼樣?”
雖然說是考試,但其實和高中大學時候的考試並不一樣。楊教授也沒在辦公室監督著,其他不用參加考試的研究生也做著自己的事情,辦公室和實驗室兩頭跑,忙得不可開交,也顧不得慕景池他們的考試。
時間是兩個小時,選擇題和填空題是沒有的,都是大題。
“還行吧!”
慕景池回應著張楚陽的問話。
題目難度確實有,但或許是這段時間的‘思維活躍’對慕景池的能力提升很大,將材料學的知識理解得非常透徹。
雖然每一道題目中所蘊含的知識點都非常多,顯得知識範圍廣而深,但其實內在都是有聯係的,隻要將材料學相關知識吃透,便可以做到以點帶麵,將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體係搭建起來。
剩下的,就十分簡單了,所以慕景池並沒有感覺到難度很大。
考試隻是其中的一環,這一環過去之後,該乾什麼還是繼續乾什麼。
而在另一邊的楊文武辦公室,則是有幾個老師在共同看著慕景池他們的試題。以楊教授為首,其他的人也是華清大學的人,基本上都是材料學院的老師。
隻不過對於材料研究的方向不同。
現在專業分類越來越細,材料學也不例外,一個小類的材料突破可能都需要團隊窮儘幾年的時間,甚至於更長。
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突破。
材料學的研究,實在是太難了。難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各種學科的交叉;難在材料基礎理論的不完善;難在材料製備工藝上的複雜和不確定等等。
“楊教授,有沒有特彆有天賦的學生?”開口的是楊文武多年的老朋友、老同事周教授,周明玉。同樣也是華清大學材料學院的教授,工程院院士。
“你那邊呢?”楊文武戴上眼鏡,看著試題,不抬頭的反問了一句。
周明玉的方向在高分子複合材料方麵,也是火熱的方向,報考他的學生也不少。和楊文武差不多,他每年也會來一場考試。
不論是資格還是成就,這辦公室中屬周明玉和楊文武最強,其他教授相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
不過,這差一些的在外麵人看來也是大佬。
“還行,我那邊有兩個好苗子。”周明玉也是撫了撫眼鏡,大家情況差不多,都戴上眼鏡了,“你也看看。”
說著的時候,周教授將手中的試卷套題遞過去。
考試並不是單一的試卷,而是一整套,涉及方方麵麵。而這也是給學生一個選擇,學生的精力和時間畢竟有限,有的在某一方麵特彆有天賦,也最為擅長。
以此便可以著重考察學生在某一類上麵的能力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