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玉這一番操作,讓弘治皇帝滿麵紅光!
一個女婿半個兒,自家女婿能得到內閣大學士的賞識,自己臉上也有麵子!
不過一想到太子朱厚照,弘治皇帝就感到頭疼。
現在也隻能將希望寄托在陳子玉身上,希望他能將太子教好!
就在這時,劉健站了出來,神情嚴肅的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各地鄉圍已經結束,明年的春闈也即將開始,如今各地的學子恐怕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春闈一般都是指會試,各地鄉試高中的學子都需要來京師參加。
正常情況下是每三年一次,當年的二月份中上旬開考,連考三場,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禦殿複試,擇優取為進士,其中前三名也就是為人們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
不過明朝的科舉分為南榜和北榜,主要是因為南方人都是考霸,所以為了照顧北方學子,特意設定的南榜和北榜!
說白了就是,同一年的考生會根據戶籍地域所在劃分南北,參加會試時分彆使用不同的卷子!
其中考中進士的人中,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
之後再統一參加殿試,決出三甲!
弘治皇帝微微頷首,認真的說道“春闈乃國家掄才大典,非比尋常,辛苦三位卿家多多費心!”
“是,陛下,臣等自當儘心儘力!”
劉健拱手躬身回答道。
“不過,這次春闈的主考官還需要陛下擬定!”
弘治皇帝開口詢問道“劉卿家有何意見?”
劉健稍稍思索片刻後,開口回答道“臣以為吏部右侍郎王鼇倒是不錯的人選,另外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王華,倒也合適!”
弘治皇帝眯著眼,王鼇成化十一年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郎。為人頗為正直還擔任過他的老師,無論是資曆還是地位都足夠擔任主考官。
至於王華,乃成化十一年的狀元,如今也被弘治皇帝請到了詹事府為太子朱厚照講課。
不過就在這時弘治皇帝的目光突然掃到了陳子玉身上,隨後心中便有了主意。
“子玉,你有何建議?”
“這......”
陳子玉頓時懵逼了,這種事是自己能開口的嗎?
豈不是太過於兒戲了!
況且自己若是隨便張口就來,搞不好給弘治皇帝和內閣三人留下輕浮的印象。
那樣的話自己苦心經營老實人設就變成攻於心計,得不償失!
於是一臉為難的期期艾艾的開口說道“陛下,這種事恐怕不是臣能說的!”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無妨,朕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這事臣真不能說!”
“這是朕讓你說的,難道你想抗旨?”
弘治皇帝話鋒一轉,軟的不行來硬的!
事已至此,陳子玉隻能細致思索起來,他猶記得弘治十二年的科舉主考官是李東陽。
如果沒記錯的話題目會試第一場經義題目好像是“有玉美於斯”!
而且這次的科舉中會出現兩個牛逼的人,一個是王守仁王陽明,另外一個就是唐寅唐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