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現在也開始啟蒙了,隻是因年紀不大,學的不深,學習的時間也不長,等年後就不同了。
可以說舒家一家人,就沒一個真正輕鬆的,隻是想要活的好,這也是不能避免的。
康熙四十四年,舒家長子舒淩參加了院試得了第一,因三次都是第一,成了小三元,不得不說也是厲害。
這也是舒家本就是書香門第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加上舒淩服用過啟智丹智商高,不然小三元也不是那麼容易得的。
而舒家次子其實學問也到了差不多的時候,隻是學院夫子說還差了些火候,考得上,卻得不到什麼好名次,他便決定等下一次再去。
這次長兄得了小三元,他想著自己不比兄長差,等下次要是有那個運氣,不定又是一個小三元。
舒淩這次考得如此之好,舒父舒母自然高興,很是慶祝了一番,便是舒璿也很高興。
一來,兩人這一世本就是親兄妹,感情還不錯,兄長考得好,以後前程好,她自然高興。二來,長兄前程好,她以後出嫁娘家也能更加可靠不是。
於情於理舒璿自然都很高興,送的禮物也是心意十足,還特彆暗中給對方用了固本培元的丹藥,保證他身體不會出事。
雖然舒璿早有準備,有用的丹藥買得都不少,可也不是能夠隨便用的,給出去一顆她就少一顆。
這丹藥她也隻最開始給父母兄長服用過,還有舒璿弟弟出生時用過一顆,平時她多是以生命異能溫養家人的身體,很少動用丹藥。
這次也是見對方考試辛苦這才動用了一顆,不然她也不會給。
慶祝過後,舒淩再次回了書院認真讀書,而舒母這裡卻忙碌了起來,才十三歲就考中了小三元,且為人不驕不躁不卑不亢長相俊秀文雅的舒淩可是被很多人看中。
雖然因滿漢不通婚的緣故,舒家不能和沒入旗的人家結親,而在旗人家還要選秀。
可一般來說很多女孩子還有家裡人對於能不能選中其實心裡都是有數的。
像是家室不算好又長的不好頂多清秀的女孩兒一般都是選不上的,除非是遇到特殊情況了。
這種情況下,兩家走動走動有個意像,等女兒落選不久可以定下了,因此,舒母這裡很是接待了一些人家。
隻是舒母並沒有直接定下,誰讓她長子年紀不大,再過三年才相看也來得及。
到時候剛好可以相看落選的,而不是還沒參加選秀的,誰知道之後會不會有意外,要是有了合適的,對方被選中了,還給家裡帶來閒話。
其他人家也理解,本來也沒想定下,畢竟她們女兒沒經過選秀,可不敢定下來,隻是想著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