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皇帝為表彰一個女子而築台紀念,是秦始皇的獨創,此後罕有類似案例。
從目前已知的記載看,秦始皇生前對女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僅此一例。
巴寡婦清喪夫後為了繼承龐大家業沒有再嫁,守節從一而終。
而先秦兩漢時期在兩性問題上是比較開放的,婦女喪夫再嫁本屬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無人非議。
先秦女子性亂之風,秦宣太後和秦始皇生母皆是代表。
秦始皇嬴政13歲即位為秦王,太後與丞相呂不韋專權,□□宮闈,後又與情夫嫪毐生下私生子企圖為私生子謀反奪位,
(嫪毐政變疑點甚多,史料語焉不詳,表麵上是嫪毐發動政變,但從很多疑點出發,有學者專家說法是實際上是秦王嬴政親手策劃了這場政變,製造陰謀逼嫪毐謀反從而成功打擊了楚係勢力,呂氏勢力和太後勢力,自此權利儘歸於秦王嬴政。)
而寡婦清的守貞和剛正之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他刻意抬出「貞」表彰巴寡婦清,對太後深寓諷刺之意。
根據秦始皇會稽刻石上不準寡婦「倍死不貞」,對逃嫁之婦「子不得母」的規定可見秦始皇有意把巴寡婦清作為守貞典型,當做標杆樹立。
出於厭惡母親,出於表彰詔書所倡導的女子行為準則,這個「貞」字,還投射了秦始皇心裡母親的形象——堅貞,獨立。
【丹砂女王】
巴寡婦清充分發揮運用先祖積累下來的采掘製作丹砂的技術,經營起丹砂帝國,得力於她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善於捉住機遇的果敢,又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勢如破竹。
丹砂在當時是一種重要的礦物,其用途非常廣泛。
既可用來製作朱色顏料,又可用作鎮靜劑,外科還可用來治療疥癬等皮膚病。
加之,朱砂既有毒又防腐,因此古人認為用朱砂煉成金丹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常以朱砂作為煉丹的主要材料。
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丹砂顯得尤為重要。
鯠煉就冄水頭銀樤的汞礦,古人說的丹砂。丹砂加熱後,就可脫硫分解而得水銀。
根據眾多的文獻記載和中國汞礦的地質分布,今天的重慶東部、東南部,是春秋戰國時期丹砂的主要產地,不少文獻也證明了古代巴地盛產丹砂的事實。
正是由於巴郡富集丹砂礦,開發價值高,開發時間早,是距關中平原最近的一個丹砂主產地,曆史上又有向中原王朝納貢丹砂的傳統。
有專家研究認為,秦始皇陵地宮灌注水銀多達一百噸。
這些水銀從何而來呢?從當時丹砂產地和擁有量來分析,出產丹砂之地除巴地外,貴州的桐梓、思南、德江等地,陝西的洵陽、略陽、山陽、鳳縣等地都開采時間較早。
所以,絕不能排除地處秦地、采運均稱便宜的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
巴寡婦清為秦陵地宮提供了朱砂和水銀,但並不是唯一來源。
【以財自衛】
巴寡婦清不僅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勞工福利待遇,積極扶貧濟困,還保衛一方平安,被鄉人奉為活神仙,並作為成功民營企業家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尊崇。
寡婦清客死於鹹陽後,其靈柩運回家鄉,厚葬於長壽龍山寨。
但農業生產的曆代王朝都對工商業加以打擊和節製,因此曆來對寡婦清及秦始皇對她的表彰都褒貶不一。
宋仁宗時的中書令夏竦按照封建婦道,在《女懷清台銘》裡批評寡婦清
「婦越閨戶,預外事,是非貞也;
圖貨殖,忘盥饋,是非孝也;
采丹石,棄織紝,是非功也;抗君禮,乖婦儀,是非德也」。
指責秦始皇表彰巴清是「婦非所表而表之,表貪競也;台非所築而築之,築禍亂也。」
「吾恐蜀民,以秦為明。吾恐蜀女,以婦為貞。棄德逐利,寖潤風行。故摭秦罪,荒址是銘。」
表現出對工商業和女性的壓迫思想。
王安石也認為「兼並乃奸回,奸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秦王不知此,更築懷清台。」
明人王立道有《跋葉母還金傳》:「予每讀《史記·貨殖傳》,至巴寡婦清,未嘗不歎子長之多愛而譏其謬也。夫傳貨殖已非所以為訓,清以一婦人而且得托名不朽,貪夫窶人將日皇皇焉!」
他認為,對於巴寡婦清事跡的記錄,「使天下見利而不聞義,則子長之罪也。」
他指責司馬遷作《貨殖列傳》,表現出社會經濟思想方麵的分歧,而所謂「清以一婦人而且得托名不朽,貪夫窶人將日皇皇焉」,則不僅維護著傳統儒學的義利觀,而且透露出對清作為婦人的某種性彆歧視。
宋儒明儒以自己的狹隘眼界看古史,自然不免局促。
而明人王世貞《明故鄭母唐孺人墓誌銘》對於巴寡婦清事又有另一番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