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全本免費閱讀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史書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 ,現有人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所處時代:唐朝
出 生地:長安
出生日期:665年前後
逝世日期:713年
主要成就:參與複辟李唐、誅滅韋後
封 號:太平公主,鎮國太平公主
結 局:被唐玄宗賜死
人物生平:
【幼年經曆】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無確切說法。
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是高宗和武後的最後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奸汙未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
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
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首次婚姻】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後麵前跳舞。
唐高宗和武後大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
她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她挑選駙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
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麵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
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
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
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
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二次婚姻】
不久,武則天曾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罷(一說是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
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
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婚後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
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奸,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參與朝政】
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
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對外隻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彆業。武則□□,太平公主見諸史書的建樹隻有為自衛而鏟除來俊臣勢力這一件。
(有記載稱,薛懷義也是她定計處死的,但也有說法稱,處死薛懷義的是建昌王武攸寧。另有記載稱,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為李家的代表參與了武李盟誓,同樣的,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武周末年,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立他為繼承人,並通過一係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係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
同時,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掌握權力。
太平公主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張因進讒言害死了兩家的嫡係繼承人而同時得罪武李兩家。
公元702年(長安二年)八月,李顯、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名表奏,請封張昌宗為王,為武則天拒絕,改封二張為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