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冤案(2 / 2)

盛珺薇的麵前,則鋪陳開她這些年傾儘心血累積的懸案卷宗,每一冊都記錄著未解之謎與人間冷暖。

盛珺薇在心底輕歎,這份差事與她原本的職責相比,就好似讓擅長織錦的工匠去揮舞劍矛,格格不入。

刑部雖為國家法律執行之重鎮,審理案件卻曆來是大理寺的分內之事。

隻是因大理寺的主位一時空缺,她這才暫且填補了這個空白。

她自嘲地想,這是否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在曹營心在漢”?

正當她思緒紛飛之時,對麵的員外郎步入,他年約三十有餘,眼神在觸及盛珺薇的瞬間,閃過一絲意外與尷尬。

按照常理,對待新到任的同僚,總該有些歡迎的表示,然而盛珺薇的身份卻讓這份禮儀變得微妙起來:既是女性,又已有家室。

設宴款待,一群糙漢子的場合似乎不太適宜;若不舉辦,又擔心怠慢了新來的她。

如何在這微妙的界限間尋得平衡,成了員外郎心頭的一塊石頭。

最終,員外郎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方式,向盛珺薇致以禮貌的問候。

後者以一個淡雅的點頭作為回應,旋即再次沉浸在卷宗的海洋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嘈雜與她無關。

而在她靜心鑽研的同時,外界對於盛丘山涉嫌貪汙的言論早已沸反盈天,如同夏日雷雨前的烏雲,壓抑而沉重。

朝廷迫於輿論壓力,派專人調查。

這幾日,盛家上下如履薄冰,被輿論的唾沫星子幾乎淹沒了頭頂,連門都不敢輕易邁出,更無暇顧及盛珺薇這邊。

經過數日緊張的查證,真相逐漸浮出水麵——原來是盛府多年前的一位管事私下以權謀私,而此人早在兩年之前便因疾病辭世。

借著盛尚書的名號,他大肆斂財,十多年間非法所得竟高達百萬兩銀子!皇上麵露震怒,卻又奈何不了已故之人,隻能沒收其非法所得。

盛家因此得以洗脫罪名,皇上也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