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做到的?
要知道,現在死死盯著淳化縣的,可不隻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衝著秦楓來的,但其他人雖然聽不到秦楓的心聲,至少能看到那一塊塊水田裡金燦燦的稻穀,能看到那滿圈的肥豬,能看到天天長大的雞雛,能看到家家戶戶用一根奇怪的管子就能點火做飯的神跡。
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上元縣來了、江寧縣來了、句容縣來了、溧陽縣來了、溧水縣來了、江浦縣來了、六合縣來了……
他們當中,有的是聞名而至的農人,想要學習淳化模式,在自己家也搞一點動靜出來。
有的甚至是當地的縣令派人前來,學習考察,看看有沒有什麼先進的經驗在自己的地界上也能鋪開,往大了說改善老百姓生活,往小了說也是自己未來升遷的政治資本。
這其中有消息靈通的,甚至已經輾轉打聽到,其實淳化縣縣令秦楓,憑借這些不可思議的政績,早就夠得上提拔重用了,但因為他自作主張,扣下稅糧私自使用,這才讓上官不喜,最後鬨了個無功無過。
可是,秦楓會犯錯,他們不會啊!
隻要去蕪存菁,做出成績但又不得罪上官,鋪在麵前的,豈不就是通天的青雲之路?
彆說派人來學習了,有好幾個毗鄰縣的縣令本人,都不止一次撥冗前來,想要學一手本事。
漸漸地,秦楓和秦楓所掌管的這一方淳化縣的土地,名聲不脛而走,很快就已經不限於應天府之地。
隻不過在那個年代,交通極為不便,路途遙遠的外鄉人,縱然聽到淳化縣的種種神奇,一方麵不敢置信,另一方麵也很難千裡迢迢過來,隻為了實地考察一番。
難,是客觀的。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被困難擋住。
尤其在前途渺茫,甚至性命攸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鋌而走險,更何況隻是遠赴千裡來學習一些足以逆轉形勢的新技術,新方法。
這一日,恰逢大豐收,淳化縣卻迎來了數位不速之客。
這些人都是男性,身材矮小,卻目光精悍,常透著一種警惕的光芒,似乎對身邊的一切都絕不信任,甚至包括自己的同伴。
為首的一位,名叫堀部彌兵衛,自幼習武,身手不凡,此番遠渡重洋來到大明的國土,聽說了淳化奇跡,再三思忖之後,還是決定親自來看一看,或許這裡就隱藏著他苦苦尋覓的破局之法。
破局,自然不是指大明的時局。
堀部彌兵衛來自日本,隸屬於醍醐天皇麾下,對醍醐天皇誓死效忠。
這時候是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
與大明一海之隔的日本,正處在“南北朝時代”,國內為了政權更迭,形勢越發激烈,雙方劍拔弩張。
從1336年開始,醍醐天皇便逃離京都,在奈良北部的吉野一帶重新建立政權,號召各武士集團為自己所用,以便重新一統天下。
而另一邊,足利幕府也在京都重新擁立“光明天皇”,否認後醍醐天皇的合法性,並要求民眾徹底效忠。
由於兩個天皇背後都有政治勢力支持,所以後醍醐天皇與光明天皇的兩黨相爭,遲遲分不出勝負。
久而久之,日本便形成了“一天兩帝南北京”的混亂局麵,上至皇族、貴族,下至武士,都在為不同的天皇效忠賣命,分化出吉野、京都這兩個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