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點頭:“不錯,江南乃魚米之鄉,存糧豐富,陳糧的價格一年低過一年,剛好拿出來賑災。另外,南方水係發達,可以通過運河,先撥一部分糧食。”
還有一點,就是走水路在這種時候更安全。
郎軼沒想到,薑芙說起這些事情,頭頭是道。
再聯想到關於她的那些傳言,他先是疑惑,然後又懷疑是衛國公府老夫人和二房搞的鬼。
把一個名門貴女描述成孤僻的書呆子,不通庶務,不懂人情,但凡是好一點的人家,都不會願意聘這樣的媳婦。
既能給王氏這個做娘的添堵,又能側麵烘托出二房多麼會教育子女。
倘若薑芙沒進宮,再任由她們敗壞下去,她的名聲怕是徹底臭了,會變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連帶著大房,和衛國公夫婦都會被人詬病。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一家子早晚會做二房的墊腳石。
郎軼在宮裡十年,見慣了各種**不見血的招數。
何況他本人又是何種心性,幾乎隻是一眨眼的時間,就把這些事情全都想清楚了。
再看向薑芙,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柔和了許多。
但薑芙的注意力並不在郎軼這裡。
她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自古以來,攘外和安內都是統治者必須重視的大事。
得知中原幾州因大旱而湧現出大量流民,北邊的瓦剌部落也跟著蠢蠢欲動。
乾熱天氣,對他們的草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為水草不足,牛羊數量大幅下降,這些部落的情況同樣不樂觀。
所以,瓦剌在今年秋季便發動了對邊境城池的攻掠,比往年足足提前了快兩個月。
朝廷軍隊毫無防備,連連潰散,一下子丟了北方的兩座大城。
加上之前的旱情,糧食歉收,百姓流離,局勢可謂雪上加霜。
想到這裡,薑芙不得不出聲提醒:“郎大人,本宮忽然想到一事。”
她放慢語速,露出斟酌的神色。
郎軼倒是很上道:“娘娘大可有話直說,小李子守在外麵,絕不會讓無關人等打擾到。”
連伺候薑芙的宮女都被打發下去了。
薑芙點頭,這才說道:“中原大旱,想必北邊也好不到哪裡去。遊牧民族夏季都會遷移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你說,他們會做什麼?”
這一次,郎軼是真的被驚到了。
道理很簡單,但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旱和流民給吸引住了,所以一時間竟沒人考慮到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