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大暑日(1 / 2)

問俗 首甲 3512 字 9個月前

《問俗》全本免費閱讀

田郎中亡故的第二日清晨,“小斂”便開始了。巫溪的風俗通常是在逝者去世的第二天,將逝者生前穿過的衣服係在其周圍,並一同抬到“小斂”床上。

通常在“小斂”後的次日清晨,便是“大斂”。由子孫們一同將逝者放入棺內,並用衣服填滿棺材的縫隙。待親人們作最後的道彆後,便釘牢棺蓋,開始守靈。期間,伍愉安和張衡分彆去看過。

張衡一直覺得不妥,他仔細瞧了瞧躺在棺木中的田郎中,最終什麼話都沒說。

在葬日的前一天,眾親友們皆來再次哭靈。

葬日當天出殯,一行人依次排隊護送棺材,直到最後的安葬。

葬日後,便是大暑節氣,巫溪風俗是過大暑。

清晨的霞光尚未散儘,村落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炊煙和泥土的芬芳。隨著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眾人已陸續來到宗祠,他們的腳步聲在空曠的祠堂內回蕩,帶著莊重的儀式感。

田仁序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雙眼依舊炯炯有神。他身著深藍色的長袍,腰間係著一條同色的帶子,上麵繡著古樸的圖案。他的身旁,田青與張衡精神抖擻。

祭祀開始了,田仁序緩緩舉起手中的香爐,向神靈祖宗敬獻了三炷香。煙霧繚繞中,他低聲誦讀著祭文,聲音雖不大,卻足以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他的語調平緩而莊重,每一個字都仿佛凝聚著對神靈先人的敬仰和懷念。

接著,眾人紛紛上前,敬獻香火。

隨後,張衡帶領眾人開始誦讀祭祀的經文。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回蕩在祠堂的每一個角落。

終於,到了祭祀的高潮部分——獻牲。田青親自挑選了一隻肥壯的公雞作為祭品,親手宰殺並清理乾淨。他手持鋒利的刀具,在公雞的脖頸上輕輕一劃,鮮血便汩汩流出。他迅速將公雞的鮮血灑在牌位上,以示對先人的敬仰和懷念。

接著,眾人將宰殺好的公雞和其他祭品擺放在靈位前,再次向神靈先人表達敬意。

最後,張衡帶領眾人進行了最後的叩拜儀式。他們整齊地跪在靈位前,深深地叩拜三次。隨著最後一聲叩拜聲的落下,祭祀儀式也宣告結束。人們紛紛起身前往岷江進行下一輪習俗。

祭祀後,便要送大暑船。這“大暑船”完全按照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是田仁序一手製成的。這幾日,馬氏與芊芊爹娘耗儘了心思,一心想找個最好的法子來解決芊芊與田勇之事,田仁序卻埋頭在房中,說什麼也不願耽誤了祭祀節俗,他不止打造了大暑船,還將船內的各種祭品也都一一編織了出來。

隨著祭祀的鐘聲再次敲響,陽光也透過雲層,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一刻,50多名健壯的漢子齊聚一堂,他們肩負著莊重的使命——抬著象征豐收與祈福的“大暑船”在村莊的道路上緩緩行進。

這些漢子們,有的身穿粗布短衫,露出結實的臂膀;有的頭戴鬥笠,汗水順著臉頰滑落。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神情肅穆,仿佛承載著整個村莊的期望和祈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