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俗》全本免費閱讀
算著日子,伍愉安已經走了十日,她也該是已經到了江寧府。巫溪也即將迎來除夕和春節,這段日子,大家都忙活了起來。
巫溪的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節日氣息,隨著除夕和春節的臨近,整個巫溪都沉浸在一片繁忙與喜悅之中。伍家院子更是熱鬨非凡,鳳妹和九娘子忙得不亦樂乎,她們按照古老的習俗,一絲不苟地準備著年貨,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三的早晨,伍家的廚房裡飄出了淡淡的炊煙。鳳妹和九娘子早早地起床,開始了她們“忙年”的第一天。按照習俗,今天是“祭灶官”的日子。她們在廚房的灶台前擺放了糖果、糕點等供品,虔誠地祭拜著灶王爺,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裡保佑家人平安、灶火旺盛。祭拜完畢後,兩人相視一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到了臘月二十四,伍家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掃除。鳳妹和九娘子分工合作,將院子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她們擦拭著門窗、清理著灰塵、整理著雜物,連院子裡的花草樹木也被她們精心修剪了一番。經過一番努力,伍家院子煥然一新,呈現出一種整潔、明亮、喜慶的氛圍。
二十五這天,伍家的石磨旁圍滿了人。原來,今天是“磨豆腐”的日子。鳳妹和九娘子將浸泡好的黃豆倒入石磨中,隨著石磨的轉動,乳白色的豆漿緩緩流出。她們將豆漿煮沸後倒入大鍋中,加入石膏粉攪拌均勻,然後倒入模具中壓實。不久,一塊塊白嫩細膩的豆腐便新鮮出爐了。伍家的孩子們圍在一旁,好奇地觀看著整個過程,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臘月二十六是“燉豬肉”的日子。伍家的廚房裡彌漫著濃鬱的肉香。鳳妹和九娘子挑選了一塊肥瘦適中的豬肉,洗淨切塊後放入大鍋中。她們加入蔥、薑、蒜、酒等調料,用小火慢慢燉煮。隨著時間的推移,豬肉的香味越來越濃,整個伍家院子都沉浸在這股香氣之中。到了傍晚時分,一鍋色澤紅亮、香氣四溢的燉豬肉便完成了。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這道美味佳肴時,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二十七日清晨,伍家的院子裡響起了一陣清脆的雞鳴聲。原來今天是“殺隻雞”的日子。鳳妹和九娘子挑選了一隻肥碩的公雞,宰殺後褪毛洗淨切塊備用。她們將雞塊放入鍋中,加入調料和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燉,直至雞肉熟透入味。燉好的雞肉鮮嫩多汁、香氣撲鼻成為了伍家年夜飯上的一道佳肴。
二十八日是“貼年畫”的日子。鳳妹和九娘子將早已準備好的年畫拿出來,張貼在伍家的門窗和牆壁上。這些年畫色彩鮮豔、圖案精美,寓意著吉祥如意、幸福美滿。貼完年畫後,整個伍家院子都顯得喜氣洋洋、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十九日是“去打酒”的日子。鳳妹和九娘子提著酒壺來到了酒窖中,打了幾壺好酒,準備在年夜飯上享用。她們一邊走一邊聊著家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經聞到了年夜飯上美酒佳肴的香氣。
臘月二十九又叫“彆歲”,家家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