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大寒日(2 / 2)

問俗 首甲 2818 字 7個月前

而後,九娘子便開始在廚房裡忙碌起來,準備製作一道傳統美食——糯米糍粑。她精選上等的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待米粒吸飽了水分,變得晶瑩剔透,再將其瀝乾水分,放入大鍋中用旺火蒸煮。蒸汽升騰間,糯米特有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屋子裡,讓人垂涎欲滴。

蒸熟後的糯米被倒入石臼中,九娘子拿起木槌,開始有節奏地捶打。每一次捶打都伴隨著糯米的黏性增加,直至最後變得柔軟而有彈性。她雙手沾水,將糯米團揉成一個個小圓球,再裹上黃豆粉或芝麻糖,軟糯香甜的糯米糍粑便做好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這新年的第一口甜蜜,暖胃更暖心。

大寒時節,天氣雖寒,但人心卻暖。九娘子特意釀造了一壇米酒,準備在年節期間與家人共飲。她選用優質糯米和清冽的山泉水,經過多道工序精心釀製而成。米酒色澤金黃,香氣撲鼻,入口綿柔,回味悠長。

年初之際,整個巫溪都沉浸在一種既忙碌又溫馨的氛圍之中。這一天,不僅是冬日裡難得的一個晴朗日子,更是傳統習俗中極為重要的“尾牙”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舉行“做牙”儀式,以此感謝一年來土地神的庇佑與恩賜,並滿懷希望地祈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九娘子先是來到後院,那裡養著幾隻肥美的雞鴨,這是她為“做牙”特意留下的。她小心翼翼地挑選出最健壯的一隻雞和一隻鴨,用繩子綁好腿腳,準備稍後宰殺。同時,她還不忘從菜園裡摘取最新鮮的蔬菜瓜果,每一片葉子、每一顆果實都經過她的精心挑選,確保無一絲瑕疵。

除了這些基礎的食材外,九娘子還特意準備了一些特彆的供品。她親手製作了糯米糕和發糕,這兩種糕點不僅口感軟糯香甜,更寓意著年年高升、發財致富的美好願望。糯米糕是用上好的糯米經過浸泡、蒸煮、搗爛後製成的,再裹上一層薄薄的黃豆粉或是撒上一些芝麻粒,看起來既誘人又喜慶。而發糕則是用米粉、糖、酵母等材料發酵後蒸製而成,蓬鬆多孔,色澤金黃,象征著家庭事業的蒸蒸日上。

午後時分,九娘子開始布置祭壇。她先是在院子中央選了一塊乾淨平整的地方,鋪上一張紅色的桌布,象征著喜慶與吉祥。然後,她將準備好的供品一一擺放在桌上:整隻的雞鴨被精心烹飪後擺放在中央,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果蔬糕點則被整齊地碼放在四周,色彩斑斕,令人賞心悅目;而糯米糕和發糕則作為壓軸之作,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寓意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

在供品的正前方,九娘子擺放了一個小巧的土地神像,這是她從鎮上請來的,據說十分靈驗。她輕輕擦拭著神像上的灰塵,心中默念著感激與祈願的話語。隨後,她點燃了一對紅燭和幾炷香,嫋嫋的青煙伴隨著她的祈禱聲緩緩升起,飄向遠方的天空。

隨著夜幕降臨,“做牙”儀式也正式開始了。九娘子邀請了家族中的長輩、兄弟姐妹以及鄰居們一同前來參與。大家圍坐在祭壇周圍,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的笑容。九娘子首先代表全家向土地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她的話語溫暖而真摯,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弦。

接著,家人們依次上前祭拜土地神,他們或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或輕聲細語訴說著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