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俗》全本免費閱讀
眼瞧著俗事都已定,伍愉安和張衡隻覺得終於可以就這樣悠閒地過著日子。伍愉安心情大好,特意下廚做了眾多菜肴。
首先,伍愉安從院子裡那棵結滿金黃果實的金橘樹上,細心挑選出大小均勻、色澤鮮亮的金橘。她將金橘洗淨後,用小刀在每個金橘的表皮上輕輕劃上幾刀,既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讓蜜汁能更好地滲透進去。接著,她調製了一碗由蜂蜜、冰糖和少量清水混合而成的蜜汁,將處理好的金橘輕輕放入其中,小火慢燉。隨著時間的推移,廚房裡彌漫起一股甜蜜而又清新的香氣,金橘也逐漸變得晶瑩剔透,宛如琥珀。最後,伍愉安將蜜煎金橘撈出,擺放在精致的瓷盤中,每一顆都閃耀著誘人的光澤。
接下來,伍愉安開始製作水晶膾。這是一道考驗刀工與火候的菜肴。她選用上等的豬皮,先仔細刮去表麵的油脂和雜質,然後切成細絲,放入清水中反複漂洗,直至水清為止。之後,將豬皮絲與薑片、蔥段一同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這個過程需要極度的耐心,因為需要不斷地撇去浮沫,直至湯液變得清澈透亮,仿佛能照見人影。最後,將燉好的湯汁過濾掉所有雜質,自然冷卻後,便凝結成了晶瑩剔透的水晶膾。伍愉安輕輕將其切塊,擺放在冰盤上,再淋上幾滴香醋和芝麻油,清爽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對於酥骨魚,伍愉安選擇了肉質細嫩的鯽魚作為主料。她將魚處理乾淨後,在魚身兩側各劃上幾刀,以便入味。隨後,調製了一碗由酒、白糖、鹽、薑片、蔥段等多種調料混合而成的醃料,將魚放入其中醃製半小時。醃製完成後,伍愉安將魚取出,裹上一層薄薄的澱粉糊,然後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最關鍵的一步是,她將炸好的魚重新放回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醃料,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至湯汁濃稠,魚肉徹底吸飽了湯汁的精華,變得骨酥肉爛,入口即化。
瓜齏,一道清新解膩的夏日佳肴。伍愉安選用了當季最為鮮嫩的黃瓜,去皮後切成細絲,加入少許鹽醃製片刻,擠去多餘的水分。隨後,她調製了一碗涼拌醬汁,由醋、糖、蒜末、辣椒油、芝麻、香油等多種調料混合而成,澆在黃瓜絲上,輕輕拌勻。瓜齏色澤翠綠,酸辣爽口,是炎炎夏日裡的一抹清涼。
滿山香,實則是用山間野菜製成的一道菜肴。伍愉安清晨便上山采摘了最新鮮的蕨菜和野蔥,回來後仔細清洗乾淨。她將蕨菜切成段,野蔥切成碎末,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和少許的食用油拌勻。隨後,她取出一片張衡提前準備好的薄荷葉作為“托盤”,將拌好的野菜輕輕放在上麵,擺盤成山巒起伏的模樣,寓意著滿山的芬芳與生機。這道菜不僅色香味俱全,更蘊含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激。
金玉羹,顧名思義,是由金色的南瓜與潔白的糯米製成的甜品。伍愉安先將南瓜去皮切塊,蒸熟後搗成泥狀;糯米則提前浸泡數小時,煮至軟糯。接著,她將南瓜泥與煮好的糯米混合在一起,加入適量的牛奶和糖,小火慢熬至濃稠順滑。最後,將熬好的金玉羹倒入模具中冷卻成型,脫模後切成小塊,撒上一些椰蓉或堅果碎作為裝飾。這道甜品色澤金黃誘人,口感軟糯香甜,寓意著生活的富足與美滿。
禁中佳味,是伍愉安根據古籍記載,嘗試複原的一道宮廷菜肴。她選用了上等的豬肉和雞肉,分彆切成細絲,用蛋清、澱粉和少量鹽抓勻醃製。同時,準備一鍋高湯,加入冬菇、火腿絲、筍絲等配料,小火慢燉至湯色清亮。隨後,她將醃好的肉絲分批快速滑入熱油中炒至變色,撈出瀝乾油分。最後,將炒好的肉絲和燉好的高湯一同倒入鍋中,勾芡收汁,使得肉絲被濃稠的湯汁緊緊包裹,口感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