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華西列夫斯基的聖地見聞(2 / 2)

得知可以購買武器後,華西列夫斯基懸著的心放下了,畢竟這次的主要目標就是買武器裝備:“感謝您的慷慨,我明天就去三晉和崔可夫同誌他們會合,到時候我們好好研究一下。”

之後華西列夫斯基一行人還在ZL的陪同下參觀了聖地。現在的聖地發展的很不錯,短短兩年時間,已經修了多達100KM的道路,主乾道是雙向6車道,中間還有綠化帶。不同的道路兩側還種了槐樹、油鬆、楊樹等行道樹。

道路兩側商店林立,很顯然是參考了後世的商業街模式。每隔一段距離居然還有一個停車場,顯然是在為未來車輛增加而做準備。

上午一行人來到了抗大參觀,說是抗大,其實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一座綜合的大學城。

大學城分為農業大學、工業大學、師範大學、國防大學、技術學校和衛生學院等近十所院校。理工科學校占了大多數。顯然華夏紅色已經認識到文科類學校對國家發展進步的作用太小,隻有注重理工科人才的培養才能提升整個華夏的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經過兩年的發展,大學城不僅基本完成了建設,同時全國各地的學生也在宣傳下前來學習。通過同誌們的努力(藥品金錢開道),很多歐美的城市也都知道了在華夏有個聖地,這個國家在抗擊倭國侵略的同時也在如饑似渴的學習各種知識。不少海外華人和畢業留學生也響應號召回到了華夏,來到了聖地成為大學城的第一批老師。

華西列夫斯基等人來到了大學城圖書館,令他們驚訝的是,圖書館裡的書籍非常多,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辦理借書證的方式將書帶回宿舍研讀。理工類書籍占了絕大多數,裡麵甚至有很多國際上很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除此之外,中外文學名著,各國曆史書籍也有。裡麵還有SL十月**的書籍。華西列夫斯基拿了一本看的津津有味。沒錯,還有俄語版的。

校園裡沒有課的學生好老師也有不少,他們不是聚在一起討論問題,就是幾個人坐在桌子上一起看書。校園裡修的很漂亮,就像一個花園一樣。用句ZL的話說,就是讓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保持身心健康。

中午的時候大家在街邊找了一家飯店吃飯。幾人進去一看,發現裡麵的樣式很有特色。寬敞的大堂被分成了兩部分,較大的一側擺著20張左右的桌子,桌子兩側是長板凳,桌子和板凳都刷了油漆,鋥光瓦亮的。

一進門的一側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