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禦史言官(2 / 2)

日月戰旗 草木秋 2039 字 2024-04-21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結構的一個較重要的構成部分。他們主要負責監督與上諫。言官的權力算是比較大的。特彆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無可奈何。

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地位卻極為突出。明代從明初朱元璋開始,便從製度上賦予了言官廣泛而重大的職權,其中尤其為人們所關注的是規諫皇帝,左右言路,**、糾察百司、百官,巡視、按察地方吏治等。大凡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衙門,從皇帝到百官,從國家大事到社會生活,都在言官的監察和言事範圍。所以,明代言官身份獨特,職權特殊,並以群體的麵貌在整個社會形成一股威懾力量。

在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監察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員,十分重視對監察機構與監察製度的建設。而在這方麵,明朝所建立的監察製度與組織機構應該說是最為完善的,由此形成的明代言官群體也十分獨特。按照明製,這個群體總人數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為曆代之最。

而明代的言官在**舞台上也確實聲名赫赫,在諸多重大問題上都做出過震撼人心的舉動,尤以對皇帝的規諫最為突出。如嘉靖皇帝沉溺齋醮青詞,不理政事,禦史楊爵痛心疾首,上書極諫,被下詔獄,備受酷刑,數次昏死,仍泰然處之。其他言官得知後即冒死聲援,也付出了血的代價。由於言官對於皇帝的德行非常關注,那些遊戲國事、昏庸不振、生活奢靡、長期怠政的皇帝就經常遭到言官的批鱗諫諍,以致於皇帝也怕起言官來。如萬曆皇帝一日在宮裡演戲嬉樂,忽聞巡城禦史嗬呼聲,亟命止歌。為什麼呢?他說:“我畏禦史。”監督、製約朝廷重臣則是明代言官的主要職責,而從明代的曆史看,幾乎無一內閣首輔沒有受到言官的**和抨擊,其中大部分首輔都是在言官的**攻勢中倒下政壇或離開要職的。最突出的史例是在嚴嵩專權亂政的20年間,言官從未停歇過對嚴嵩父子的鬥爭。雖然言官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重則**害,輕則受杖責、遭流放,但仍然**不止,終使嚴嵩父子得到應有的下場。

如在萬曆年間,神宗皇帝聚斂天下財富,派出大批宦官充當礦監稅使,魚肉地方,大批言官即紛起抗爭,交章**,言辭亢直激烈,不斷給神宗皇帝施加壓力。正是言官的努力,終於使皇帝與宦官的上述劣行得到遏製。此外,在明代,言官在澄清吏治、除暴安民以及發展經濟、維護邊防等方麵,也發揮了較大的積極作用。可以說,在明代國家與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可見到言官主動而積極的身影,而不少人也是在言官的職位上嶄露頭角。如人們熟知的劉基、夏言、於謙、王守仁、王世貞、鄭曉、唐順之、海瑞、袁可立、楊漣等都曾擔任過言官,並在言官職位上留下錚錚響名。當然,更有許多言官為忠貞職守而鞠躬儘瘁,留下了動人的事跡。萬曆時皇帝寵信後宮,弄權誤國,朝綱廢弛。二十三年九月,景德門遭雷擊,巡城禦史袁可立上疏針砭時弊:“近年以來,議論茲多,致乾聖怒,擯斥不下百十餘人。豈言事諸臣儘不可用耶?如使諸臣為濟私,孰與緘口持祿,附會保全之為便?使諸臣為市恩,孰與將順曲從,得君固寵之為愈?使諸臣為沽忠賣直,亦必其人有懷忠慕直之心,恥為依回淟涊之態者。如概棄不用,臣恐謇諤之士不蒙甄錄,相率噤口結舌,國家大事誰複為皇上言之!”。疏上,奪俸一年。袁可立不為動,再次上疏,矛頭直指皇帝:“禮祀不親,朝講未視,章奏不以時批答,廢棄不皆錄用,傳造日增,賞罰日濫,非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