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周圍全是重要人物,若音就是感覺不適,也沒好表現出來。
隻是麵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阿哥們鄙視後,康熙的視線,掃了眼宴席上的後生們。
他首先點了八阿哥家的弘旺,聲如洪鐘般發問:“弘旺,你的四書五經,背得如何了。”
“回皇阿瑪,孫兒已經將四書五經背得很熟練了。”弘旺一臉自信。
似乎已經做好了背書的準備。
然而,康熙並不抽查背書,隻是淡淡問道:“那好,朕便問你,你覺得什麼是中庸之道。”
原本信誓旦旦的弘旺,一下子就有些虛。
麵上犯難的思考著,很久才回道:“孫兒認為......中庸對為人處世,以及人性修養有很重要的影響。”
這個回答,其實還不如不回答,明顯的答非所問。
康熙冷哼一聲,嚴肅地道:“你就是答非所問,心術不正。跟你阿瑪小時候一個樣,靜不下心來,字寫得歪七扭八,一塌糊塗!”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弘旺被當眾批評,臉都紅到耳根子上,羞愧地坐下了。
然後,康熙又抽查了幾個皇孫,都回答不出這個問題。
還有幾個年紀稍小的,一被點名就嚇得哭了起來。
最後,他才問向弘毅:“弘毅,你來告訴皇瑪法,什麼是中庸之道。”
弘毅起身,撓了撓頭,回道:“皇瑪法,書上說,所謂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但孫兒有自己的理解。”
聞言,康熙輕笑一聲,道:“說來聽聽。”
“孫兒認為......中庸指的是“剛剛好”,人的品格,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不管是一等還是末等,都是屬於極端和缺德。”
康熙劍眉一挑,似乎覺得很有趣。
“隻有居中的,才是道德或優越性。比如......居於怯懦與魯莽之間才是奮勇有為,吝嗇與奢侈之間才是慷慨大方,怠惰與貪婪之間是意氣風發,卑屈與驕傲之間是謙虛謹慎,秘密與多嘴之間是說一不二,乖僻與滑稽之間風趣幽默,尋釁與諂媚之間是友善可親,優柔寡斷與衝動任性之間是自我克製。”
“嗯,說的很貼切,那你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康熙道。
弘毅沉思片刻後,回道:“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指在每件事上、每一個當下,都能依良知而行、循天理而為,知行合一,素其位而行,這是孫兒的理解。”
康熙微微頜首,肯定地道:“說的倒是條理清晰,見解也很獨到,比他們幾個要好點。”
“謝皇瑪法誇獎。”就算周圍有一群大人,弘毅也不膽怯,說話坦坦蕩蕩的。
康熙掃了一圈皇孫們,擺擺手,道:“行了,你們都下去玩吧。”
於是,小孩子們,就退下去了。
廳內,八爺麵上溫潤如常,指關節卻攢得緊緊的。
小時候,他的字是寫得很差,經常挨皇阿瑪的訓。
皇阿瑪還因為他的字難看,讓當時的書法家何焯作為他的侍讀。
那時,他每天要寫十副大字呈覽。
如今一晃那麼多年,早已寫得一手好字。
方才那麼多小孩子,都沒有回答出問題,隻有弘毅答得正確。
甚至,有些孩子被嚇得流眼淚,都被挨訓。
可皇阿瑪卻獨獨點名他家弘旺,嚴厲批評。
在他看來,皇阿瑪完全是看他不爽,在這大題小做。
這一點,讓他很不服氣!
對麵的若音,將剛才的一幕看在眼裡。
作為額娘,她替弘毅感到自豪和欣慰。
同時,他覺得費揚古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