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青青製衣二廠(1 / 2)

有老梁摻和在裡麵,羅陽打定主意不去。

這段時間裡,能少來金城地產,就儘量少來。

現在已經五月中旬,而大學暑假一般都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樣子,算算時間,距離辭職已經不遠了。

而且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他的時間也安排的滿滿的。

鯤鵬無人機項目要招人,不但要招專業技術人才,也要招專業管理人才。

一旦樣機驗證成功,到時候把鯤鵬無人機搬出校園,走向正規化。

魔都科技大設在閔行的創業園區就是一個好去處,把研發中心放在那裡,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老家,未來肯定是生產或是組裝中心。

另外還有製衣廠,老家那邊托了招商辦的關係在找廠房,要抽時間回去看看。

午夜魅影的銷量在五月份再次呈現增長態勢,青青製衣廠搬遷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了。

考慮到後期漢服或是其他類型的服裝生產,從設計師到工人的招聘,專業機器的采購,都需要他來一一處理。

光是這兩件事,就能讓他焦頭爛額了。

更不要說還有預拌水泥砂漿廠的事情,到現在為止,連商業方案都沒開始編寫呢。

算算開年以來的忙碌,自己運作最成功的,就是讓老羅承接了金城地產浦東項目的總包工程。

其餘成就都是上學期打下來的底子。

“真是虛度光陰啊”

羅陽開車返回大學城的時候,忍不住歎氣。

一番檢討之後,他不再跑去出租屋,而是老老實實的回學校食堂吃晚飯。

晚自習時間裡,他跑到圖書館,開始查資料編寫預拌水泥砂漿項目商業策劃書。

從項目立項到建廠手續,從關鍵技術指標到設備采購工程大學彆的不多,這方麵的專業書籍還是蠻多的。

一旦沉下心來,外物不能侵染,時間就過的飛快。

五月底,剔除留給青青製衣15%的利潤,午夜魅影稅前盈利716.1萬,加上四月的588.7萬稅前盈利,羅陽兩個月實際拿到手將近九百萬。

六月初,羅陽湊滿1000萬,按照銀行同期利率借貸給國陽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羅建國帶著工人正式進駐浦東項目,開始搭設工人簡易板房住宿區、現場臨時道路等設施。

就算拿出一千萬的現金,他的手裡依舊還有將近500萬的現金+股票(茅子股票在五月底漲到一百六十多,蔡富軍給了150萬居間費)。

所以在回老家租用廠房的時候,他手頭上的資金還是很寬裕的。

羅陽走了小叔的關係,對接上老家城西開發區招商辦,人家五月底就聯係他了,結果他一直拖到六月初才回來看廠房。

抽了周五的時間開車趕回老家,在約定的地點見到了開發區招商辦的人。

“閔科你好,我是羅建民的侄子羅陽,這次的事情麻煩你們了。”

羅陽客氣的和電話裡自稱閔立慶的副科長打著招呼,同時介紹身邊帶來的人:“這位是負責生產的馬桂琴馬總!”

這次他還帶了馬桂琴過來,準備讓她負責新廠的生產。

“不麻煩,引資本來就是我們招商辦的職責,”

閔立慶伸手和羅陽握了一下,同時介紹了一下他帶來的下屬韓曉卉。

韓曉卉是城西開發區招商辦二科的科員,二十七八歲的少婦,至於說長相.

招商辦就沒長的醜的女科員。

雙方寒暄結束,聊天進入正題。

閔立慶指了指馬路邊圍牆裡的一大片廠區道:“羅總,你也是本地的,應該知道這家廠子的曆史吧?”

“閔科,我記得這裡原來是家韓資的服裝廠吧?”

羅陽腦子裡有點印象,但是比較模糊,名字想了半天都沒記起來:“聽說好像是跑了?”

“是的,就是那家樂祺服裝。”

閔立慶不客氣的道:“那些狗日的,免稅期一到,立刻就搬去了人工更便宜的東南亞。”

羅陽不做評論的笑了笑。

其實不光是韓資,港資、台資在這個時期,好多也都這個德行。

“小韓,給羅總和馬總介紹一下廠區的情況。”

閔立慶也就是發了一下牢騷,看到羅陽沒接話,立刻聊起彆的。

“城西開發區設置於2001年,當時為了招商引資,市裡投建了一批標準化工業產房,這片廠區就是其中之一。”

韓曉卉聲音柔柔的,簡單一句話交代了開發區的曆史。

隨後順帶切入主題:“廠區占地麵積達到20169.8平米(約30.3畝),建築麵積13876.8平米,建有標準生產車間兩處,總麵積7833.5平米,倉庫一座,麵積1227平米,辦公樓一棟,建築麵積1844.7平米,宿舍樓一棟.”

從生產到辦公,從住宿到食堂,廠區裡麵設施完備,連變電站,汙水處理等配套設施也都齊全。

“麵積這麼大,租金不便宜啊。”

看著路邊長長的圍牆,羅陽感歎道:“幾十萬一個月,算下來每年要幾百萬了.”

“租金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閔科笑著道:“咱們先進廠子裡轉一圈,看看符不符合羅總的需求,具體的可以邊走邊聊。”

“行,先看看廠區吧。”

一行四人走進廠區,從辦公樓先看起。

“馬總,伱覺得怎麼樣?”

按照羅陽的介紹,馬桂琴是負責生產管理的,韓曉卉陪著她走在前麵,幾棟建築逛下來,開始詢問意見。

“其他還好,就是有點舊了,如果要搬進來生產的話,還要全麵檢查房屋質量並出新,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其實她很想說麵積太大,用不了這麼多,可做主的是羅陽,馬桂琴不會亂開口。

“沒辦法,閒置了兩三年,一直沒有合適的企業入駐,是有點舊了。”

這是實際存在的問題,韓曉卉也不否認;“屆時可以在租金上做一些優惠讓步。”

“大概能讓多少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