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羅陽有些懵的表情,劉海山哈哈大笑了起來。
“《蝸居》知道吧?”
他試著用一部電視劇來提示羅陽。
“我艸,海藻和小貝?”
羅陽幾乎脫口而出,除了這兩個,他還知道宋思明。
甚至連原著作者六六也略知一二。
偏偏導演是誰,不認識。
尷尬了.
羅陽吃驚,滕華濤也吃驚。
被圈內稱為第六代導演之一,滕華濤是認識劉海山和蔡富軍的。
倒不是說這兩個人事業做的有多大,主要是他們所在那個圈子,聚集了一群喜歡搞投資的老板。
從房子到紅木,從影視到互聯網公司隻要是合法賺錢的項目,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現在居然直呼羅陽為羅總.
“我這個小老弟對影視投資也很感興趣啊。”
既然遇上了,蔡富軍當然不吝嗇推一把:“我和老劉、老何在橫店那家影視經紀公司的大股權都讓給羅總了”
“兩個都是小年輕,讓他們自己談去吧。”
劉海山揮了揮手道:“咱們先去那邊打個招呼.羅總,待會兒過來,我介紹幾個朋友給你認識。”
瞧他擠眼睛的動作,顯然這個介紹不怎麼正經。
兩人幫襯了一把之後,隨即離去。
剩下滕華濤和羅陽站在原地,相互對視了一眼。
“沒想到你是真在魔都混飯吃。”
“沒想到你是《蝸居》的導演!”
“哈哈哈”
異口同聲之後,兩人都笑了起來。
“羅總才二十出頭吧?”
滕華濤感慨道:“我在伱這個年紀才畢業,正到處找執導的機會,羅總卻已經開始投資影視圈了.”
羅陽還在起步階段,現在談事業,他都不知道聊什麼。
索性避開這個話題,晃了晃手裡的煙。
“認識就是緣分。”
羅陽笑著道:“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投資滕導的下一部作品。”
“拍完《蝸居》之後,一直在休息階段,最近也沒什麼動作。”
滕華濤苦笑了一下道:“不過接下來也有點迷茫,不知道是繼續拍電視劇還是往大銀幕上走一走。”
“不管電視劇還是電影,前提都得有合適的本子。”
羅陽微微一揚眉:“有目標了嗎?”
“還彆說,真有幾個意向。”
滕華濤接連抽了兩口,眼看著就要到煙嘴了,羅陽及時掏出煙給他續上。
“一個80後網絡作家的《裸婚時代》,聚焦了成長起來的80後的婚姻問題。”
他伸手指了指江對麵的那片繁華:“就跟《蝸居》裡圍繞的那套房子,當代城市裡的年輕一代也有自己的現實苦惱,我覺得這部反應了很多現實問題,如果拍出來應該有市場。”
“都市情感劇?”
羅陽想了想之後道:“滕導有沒有考慮過在大銀幕上拍都市情感劇?”
在他的概念裡,《匆匆那年》、《致青春》都是小成本情感劇,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這類影視作品在當下時間段裡,隻要講好故事,適當炒作,還是能獲得成功的。
“倒是有一個。”
被羅陽這麼一提醒,滕華濤想了想之後道:“前段時間關注到一部人氣,《失戀33天》,覺得蠻適合改編成電影的,投資也小,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市場”
《失戀33天》!
一部投資不超過兩千萬,票房超過3億的都市情感電影。
羅陽之所以記憶深刻,是因為他那時候正好追一個失戀後處於空窗期的女孩。
為了戒斷對方,他陪著女孩看了這場電影。
從電影開始沒多久,女孩就哭,一直哭到床上.
“如果滕導想要拍這部片子,我可以投資一部分錢。”
此刻的羅陽,麵如平湖,胸有驚雷。
換做剛點煙那會兒,滕華濤不會和羅陽聊這些。
沒有劉海山和蔡富軍身份的背書,以及那句在橫店的影視經紀公司大股轉給了羅陽的話,所謂投資就是一句笑話。
以他目前的名氣,一部千萬投資級彆的商業電影,想要拉到投資,太簡單了。
關鍵要看你能不能帶來關係和資源。
一部電影從投資到拍攝,從過審到宣發,排片、分潤談判.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資源,不是簡單一句錢的事情。
現在經過渲染的羅陽,在滕華濤眼裡具備了這個資格。
“行啊,我們留個電話,回頭抽個時間具體聊聊。”
滕華濤笑著道:“得先接觸一下原著作者,看看影視版權還在不在,另外還需要先改編一段劇本出來,看看合不合適上大銀幕。”
於是兩人互留了電話號碼。
接下來的聊天裡,他發現羅陽雖然年輕,但是天南地北的,什麼都知道一點。
而且聊天內容是他在主導,跟的上他的思維不說,偶然間冒出的一些觀點,也能讓人眼前一亮。
這種聊天是最為舒適的。
要不是有人過來喊,滕華濤覺得能和羅陽徹夜長談。
意猶未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