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笙拿出一塊精致的玉牌,交給蘇涼,“寧靖在北安縣參加科考的事已辦妥了,到時帶著我的令牌前去即可。能否考中,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多謝。”蘇涼收下了。
馬車進村,路過蘇興哲家時,圍了許多看熱鬨的人。
見蘇涼打了簾子往外看,邢玉笙問,“這家今日辦喜事嗎?”
蘇涼點頭,“是,大喜事。”
……
馬車停下,蘇涼先跳下車,就見寧靖站在大門口,正好看過來。
等邢玉笙被齊峻和齊嚴扶著下車,坐在輪椅上時,蘇涼已腳步輕快地走向寧靖,把籃子和玉牌都給了他。
邢玉笙收回視線,環顧四周。
這裡比起秋明山莊更淳樸自然,寧家的房子並無特殊之處,看起來就是村裡尋常的一戶。
邢玉笙今日來,也是因為他實在不解,這裡到底有什麼吸引著蘇涼,讓她對於當北靜王府老太君的乾孫女,到王府做千金小姐,得到榮華富貴都毫無興趣。
除了玉牌,邢玉笙還帶了不少禮物來。
上好的茶葉、人參、燕窩、整匹的綢緞和棉布、名貴的古董花瓶、八樣點心,另有一籃尋常百姓吃不到,甚至都沒見過的葡萄。
齊峻推著邢玉笙進門,齊嚴把禮物都拿過來。
“都是祖母準備的,請一定要收下。”邢玉笙說。
蘇涼見到那些貴重的禮物,雖麵露笑容,但並無任何驚喜或好奇之色,“恭敬不如從命,請替我向老太君轉達謝意。”
到寧靖的房間,蘇涼給邢玉笙施了針。
寧靖就坐在旁邊認真看著,倒讓邢玉笙覺得不太自在。
他是對蘇涼頗有好感,因為從未見過如此灑脫又從容的姑娘,且她還有真本事,獨立堅強。
但蘇涼已跟寧靖成了親,邢玉笙心中略有遺憾,並沒有非分之想。
邢老太君雖不止一次表露出對於邢玉笙錯過蘇涼的遺憾,也是真心喜歡蘇涼。
但邢玉笙很清楚一件事,不管是先前騙人的黃婉兒,還是如今的蘇涼,邢老太君都隻是想給他納個妾。
邢玉笙可以借養病之名,長時間不回家,但並沒有選擇世子妃的自由。哪怕邢老太君支持他,北靜王夫婦不同意也是枉然。
他可以拒絕家族的安排,不娶妻。但要想明媒正娶,就絕對繞不開家族。
甚至今早邢老太君還提起,等過些日子邢玉笙身體好轉,就該回家了,他的親事也要儘快定下。
蘇涼便是沒有嫁給寧靖,邢玉笙也不認為她會願意給人做小。
而邢玉笙昨日接到消息,因長信侯顧氏謀反被誅族,長信侯世子顧泠原本的未婚妻年家小姐沒了婚約。邢玉笙的繼母,如今的北靜王妃想為她的親生兒子求娶年如雪。
邢老太君認為北靜王府與如今聖眷正濃的將門年氏聯姻是好事,且她曾見過年如雪,認為兩家便是結親,應該先考慮邢玉笙。
……
窗戶開著。
剛收起銀針,蘇涼就見白大娘又來了,白小虎和柱子也都跑了進來。
柱子小臉紅撲撲的,才剛跑過步。
見家裡有客人,白大娘正猶豫要不要走,蘇涼就出來了。
“寧靖的朋友來看他。”蘇涼說。
白大娘拉著蘇涼,說起牛婆子家鬨劇的最新進展。
“真請了鎮上那老道來!我們都去瞧了,老道在牛婆子家到處看,又問他們一家人的屬相,你猜他最後怎麼說的?”白大娘一副“你肯定猜不到,快問我”的樣子。
蘇涼便“好奇”地問,“道長說是有鬼嗎?”
“大白天的,真有鬼他也看不見!”白大娘搖頭,“那老道說,是劉蕙蘭跟蘇興哲屬相相克!再不趕緊分開,蘇興哲必會黴運纏身!你是沒看見,當時牛婆子那張老臉呦,跟臭茅坑的石頭一樣!”
“原來如此。那他們豈不是要把劉蕙蘭趕走了?”蘇涼問。
白大娘輕哼,“牛婆子指望蘇興哲考功名當大官呢,當時一聽劉蕙蘭會禍害蘇興哲,馬上就把劉蕙蘭打出去了!說她以後再也不是蘇家人,再彆進蘇家村!還說今兒就到縣衙去,把劉蕙蘭的戶籍都改回她娘家去!跟蘇家斷得乾乾淨淨!”
蘇涼微笑,“也算好事。”
“誰說不是呢!”白大娘感歎,“希望她再嫁個好人家吧!”
蘇涼當然不會對白大娘說,她最寶貝的小兒子白鶴似乎對劉蕙蘭有意思。
蘇涼暗中行事,意在救劉蕙蘭性命,至於姻緣之事,她沒興趣撮合,也不能撮合。
彆看白大娘如今真心同情劉蕙蘭,若劉蕙蘭想嫁給白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邢玉笙走後,寧靖突然對蘇涼說,“若你昨日沒拒絕邢老太君,她定會撮合你跟了邢玉笙,做妾。”
前麵蘇涼並不意外,她當時猜到了。但聽到最後兩個字,還是愣了一下。
晚些時候,白小虎又偷偷跑來,說的是他自家的“八卦”:他奶奶氣得差點暈過去,因為他小叔說想娶剛被牛婆子趕走的劉蕙蘭……
蘇涼什麼也沒說,給白小虎拿了一盒點心,讓他帶回去跟柱子一起吃。
人性很複雜,某些角度看,高高在上的邢老太君跟白大娘沒什麼差彆。
不觸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她們並不吝嗇釋放自己的善意。
但如果蘇涼想用恩情做條件,當北靜王世子妃,邢老太君怕是會覺得她癡心妄想。
而白大娘可憐劉蕙蘭,希望她嫁個好人家,但輪到自己兒子頭上,卻是萬萬不能……
蘇涼開玩笑地說,“若女子也能參加科舉就好了,我也給自己謀個好身份,如此哪天看上個貴族公子,不至於隻能做妾。”
她並不覺得邢老太君或白大娘有多大問題,各有立場。
邢老太君認為自己出身尊貴的孫子得高門貴女才相配,而白大娘隻是希望她的寶貝兒子娶個黃花閨女。
寧靖點頭,“你可以參加武舉。”
蘇涼表示驚訝,“武舉允許女人參加?”
“敵國有女將,曾嘲笑乾國女子隻會繡花,皇上便準許女子參加武舉,但迄今並沒有女子在武舉中獲取功名。”寧靖說。
“是要一級一級打到京城去嗎?”蘇涼表示有點興趣。
寧靖搖頭,“不必。在文舉殿試前,參加武舉的人全都到京城比武選拔,隻有年齡限製,需在三十歲之下。你真想參加?就為了謀個好身份嫁人?”
“或許會,或許不會,到時看心情。”蘇涼很隨意地說,“你武功似乎很厲害,出去打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