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秋收(2 / 2)

不僅如此,新帝還派出司農監的官員到全國各地走訪,教百姓們最新的農事技術,希望能提高興農政令的收效,儘快恢複國力。

這本是好事,可政令真正實施了半年,存在的問題才逐漸露出來。

政令頒布主要是為了扶助百姓,造福百姓,然而全國大部分的田產都在權貴官員以及那些富商地主手中,真正屬於百姓的沒多少,而且都是些貧瘠旱地,種不了什麼東西。

如此一來,政令推行得再好,成效也隻是浮於表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百姓努力種地,一年下來勤勤懇懇,租借的好田地需付一半收成給土地的主子,沒銀子,還得準備一成糧繳納官府的丁身稅,至於自家的一畝三分貧瘠地,產出能正好抵那兩成田地稅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是以一到收成的時節,百姓們便喜憂參半,心中不舍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秋意漸濃,白晝變得越發短了。

九月初,蒼雲縣進入了豐收時節,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百姓們忙忙碌碌的身影,他們揮汗如雨,搶收那些得來不易的稻穀,待收割完,還會讓家裡的小孩跟在後麵撿掉落的零散稻穗,實在撿不起來的,最後也會趕自家雞鴨過來掃蕩一圈,生怕浪費一丁點。

石柱村西邊田壟處。

莫大山收完最後一捆稻穀坐在田埂上大口大口的喝水,喝得急,水從他的嘴角漏出又順著身體精壯的肌肉線條滑落,與浸濕褲腰的汗水融為一體,經日光一照,肌肉上便透著些許柔光,引人遐想。

他放下水壺,半倚靠在成堆的稻穀上,打算歇一會兒,收整一番再運回家。

“大山,大山!”

莫大山正放空腦子,忽聞田對麵有人大喊,忙抬眼看過去,也不回話,靜靜等著那人過來。

“還好你沒走,嬸子有話問你。”

來人是同村的牛嬸嬸,為人老實善良,是個極為親和的長輩,雖平日裡同莫大山交集不多,但人家禮貌客氣,莫大山自然也樂意給她臉麵,當即便笑道:“嬸子請講。”

“是這樣的。”莫大山應聲痛快,反倒令牛嬸嬸忸怩起來,支支吾吾好一會兒才不好意思問道:“大山啊,你掉地裡的穀子一會兒再來撿嗎?”

怕對方誤會,牛嬸嬸趕忙接著解釋:“嬸子沒彆的意思,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如果要撿能不能讓我的小孫兒來撿,不用給工錢也不用給吃的,就是地裡撿到多少穀子,你意思意思分點給他就成,你看行不行?”

牛嬸嬸被拒絕好多次了,村子裡的人雖比牛嬸嬸家好過,但也沒到不在乎那點穀子的地步,是以她問誰都被拒絕。

此時此刻,她飽含希冀的眼神直勾勾盯著莫大山,一顆心高高懸著,緊張無比,就怕得到自己不想要的答案。

她不怕被拒絕,怕的是家中糧不夠交,僅剩下的兒子會被抓去服勞役。

莫大山聽周嬸說過牛嬸嬸家的情況,幾乎是不假思索給了肯定的回答。

“自然是可以,小侄兒們有空就來撿吧!我不要,撿到多少都是他的。”

牛嬸嬸:“那,那怎麼好意思?不不,不成的,要一點點就好。”

“哎,您老人家彆客氣了,好穀子我都成捆收,會掉地上的估計也是次品,就當留給孩子們練練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