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你的天賦,亞瑟,你天生是個搞情報的料,甚至比獵鷹局負責人更出色。”
“是,高官先生閣下。”
聖赫塞要掌握自己的力量,激進黨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部分,他在激進黨建立了“南方會”,這裡有拉潘帕省以南市一級組織的負責人,也是核心組成,定期組織秘密會議,有不少人對聖赫塞效忠,是他的忠實擁泵。
而聖赫塞真正的後盾是支持他的拉潘帕人民,他已經開始真正享受到一群人為同一個目標奮鬥的樂趣了,那不是單純的賺幾塊錢可以比擬的。
冬日的太陽緩緩升起,聖赫塞沐浴在陽光之下,並不覺得太冷,今天天氣似乎已經開始轉晴,布蘭卡市的工地也開始更加忙碌起來。
和繁華熱鬨的布蘭卡市城區比起來,梅達諾斯沿海地區的遠郊處處都透著荒涼和破敗,不過也不會荒涼太久了。
梅達諾斯區是布蘭卡市最落後貧困的一個區,曾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南邊的一個貧困小鎮,也是梅達諾斯縣的首府。
其實這裡環境條件都很好,也很適合修建港口,不過那時候布蘭卡市也沒有拉小兄弟一把的意思。
聖赫塞主張建立大企業和大市政廳政府,所以抓大放小是他基本的做法,同時也對有潛力的公司進行催化,拉潘帕省沒辦法和擁有幾千萬人口的國家進行全麵競爭,但是可以整合出幾個甚至十幾個有競爭力的大公司。
而廣域市的理念也是如此,一個小城鎮肯定競爭不過大城市,那麼我把20小城鎮合並成一個小城市,那多少還是有點競爭力的。
第二建築公司將在這裡修建一個巨大的居民小區,包含100座筒子樓,可以容納3萬工人家庭居住。
居民小區的旁邊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工地,一個個大型高爐正在修建。
正是梅達諾斯鋼鐵廠的所在地,位於布蘭卡灣西海岸,規模已經跟拉普拉塔鋼鐵廠差不多,但技術更加先進,而且是完全阿根廷本土技術。
最近幾年阿根廷鋼鐵冶煉技術提升很快,比過去一百年的進步還大,已經逐步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通過跟歐洲的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聯邦德國還有正在瘋狂發展的日本交流鋼鐵技術,已經進步巨大,而且已經開始小規模輸出鋼鐵冶煉技術。
比如烏拉圭軍事總統府就找人牽線,聯係到拉普拉塔鋼鐵廠幕後的聖赫塞本人,希望能在蒙德維的亞建立一個鋼鐵廠,聖赫塞對當初三十三人省的鐵礦石項目投桃報李,同意幫助烏拉圭建立一個年產50萬噸的中型鋼鐵廠,在烏拉圭的各種關係網有所加強。
拉潘帕省日漸繁榮的經濟讓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和科爾多瓦省也眼紅起來,而拉潘帕省的經濟每年卻是平穩增加的,在國民經濟調查數據中,拉潘帕省的經濟規模僅有科爾多瓦省的68,而實際上卻已經超過了科爾多瓦省50,全麵壓製了科省的經濟。
而且經濟其中大部分是通過發展工業實現的,而不是肥得流油的畜牧業和農業,這在阿根廷是極為罕見的,幾乎是無法完成的奇跡。
聖赫塞一點一點的積累了阿根廷唯一的重化工業基地,是他點燃了阿根廷工業化的火種,也許弱但頑強生長。
南方石油公司的石化,瑪雅化工的化肥、各種化工原料,兩大鋼鐵廠的鋼鐵冶金,造船廠
美國的中情局則隱約開始把聖赫塞當做一個威脅,在美國人眼裡,拉美是他的後花園,現在快速發展的三個刺頭,必須壓製下去才行。
不管是巴西、墨西哥還是阿根廷,都對美國報以敵意,而且這三個國家,都有世界大國的潛質,不過基本都被美國人廢了,墨西哥的麵粉,巴西的貧民窟,阿根廷的通貨膨脹。
布蘭卡市從古老到新生,原先在地位上也不算低了,要不也不會把國立南方大學設置在這裡。
16世紀上半葉失敗的西班牙殖民者遺失在拉普拉塔地區的牛群自由繁衍著,到了17世紀中旬,已經變成無主野牛的牛群數量已經高達上百萬隻。
這些移動的黃金吸引了無數的西班牙人從本土或者巴拉圭湧來,很多發現牛群的人一夜暴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皮革及牛脂產量也大為增加,這就是阿根廷工業的起源,但這並沒有造就一個強大的國家,而更像一個暴發戶,滿身肥肉,卻沒有肌肉。
阿根廷就是美國人眼中的大肥肉,現在毫無執政能力的軍政府,跟親美的激進黨,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奇葩的行政體係。
激進黨也不是什麼好阿根廷政黨。
因為美國人從來不是什麼救世主。
親美不會改變阿根廷的處境。
其實聖赫塞更喜歡正義黨的理念,但正義黨太廢柴了,根本不是一個現代化的政黨。
而其他的社會黨,共和黨,更加幼稚了,或者說是教條主義太重,照搬外國的,不注意阿根廷本國的國情,把資本家和軍政府看的太善良。
新總統選舉將在今年舉行,激進黨並沒有提出進行經濟改革的意思,更多的寄希望於美國,最多隻是對阿根廷經濟製度進行修修補補,並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
這是聖赫塞短期內並不想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原因,拉潘帕省的經濟改革,並沒有擴散到全國的能力。
表麵上來看,拉潘帕省國民產值五年翻番應該歸功於競爭的強化和信心的增強,以及由此帶來的投資的增長和生產率的進步,特彆是金融製度的創新。
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國營資本和民營資本主要是科恩財團的瘋狂擴張,以此帶動了其他民營資本和一點點的國外資本的發展。
但聖赫塞集團確實是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改革的,在阿根廷憲法下進行改革和創新,讓這裡成為阿根廷經濟最活躍的地方。
這和聖赫塞本人的威望是不能剝離的,1953年,拉潘帕省的公共部門雇員占全省雇員總數的14,到1958年提升至28,但這並沒有造成省政廳的臃腫,反而很多文官被大量分流了。
聖赫塞舉行了精兵簡政計劃,激進黨也成為精英化的政黨,至少拉潘帕省內是如此,拉潘帕公民聯盟也是如此。
公共部門雇員因為統計數據把國營資產委員會下屬的公司也納入了,這些雇員被稱為國民事業單位,這其中占了大概18比例。
省屬國營公司的規模擴大了幾百倍,原先基本不存在幾家國營公司,而且投資規模已經超過科恩財團,富可敵國的財閥已經不再是聖赫塞的夢想。
其實最驚人數據還是拉潘帕省政廳總支出的增加,包括購買消費類產品和服務以及購買資本品如廠房和設備的支出,在同一時間跨度內,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55年的12.5提高到1957年的38.4,後麵的是科恩財團的21.8和布蘭卡市政廳的27.6。
與之相對的數據則是拉潘帕國營企業占經濟的比重,合並達到了50的規模,拉潘帕省政廳17.7,科恩財團24.4,布蘭卡市政廳29.2,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據了。
也難怪有人調侃說道,仿佛一夜之間,拉潘帕省成了南美的社會主義發展傑出代表。
西歐很多國家也開始建立龐大的國營經濟,其中法國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西班牙、意大利都算是發展不錯的。
這次拉潘帕省經濟改革最突出的表現是稅源擴大和稅收的持續增加,大部分來自於國營公司合法納稅,得益於先進的發展成果,國營公司的規模和效益持續擴大,涉足行業也越來越多。
為了保護脆弱的民營經濟,對於能增加就業的新工廠新公司,稅務警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是幼苗,還需要繼續保護,而一旦公司上了規模,則需要開始合法經營了,這時候就有一大堆優質的扶持政策和退稅政策等你,反而比偷稅漏稅運營成本低一些。
這樣一來,拉潘帕省的工資水平反而要比其他省要高一些,甚至超過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僅次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個人所得稅的收取也更為寬鬆,征稅更高,大量的公民仍然不納稅,這也算是一種社會福利了。
為了保證生育率,能多生些孩子,聖赫塞並不鼓勵成年女性早早加入職場,但為了保證女性權益,他把婚姻法中的保護女性法桉大大傾斜了女性,家務勞動被視為工作,如果是離婚,則傾向於保護女性的付出。
拉潘帕省最獨特的現象之一莫過於紡織服裝工廠裡的男工人和大媽工人特彆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