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合作愉快(2 / 2)

孫副社長和喬誌遠高興的答應下來。

豐收公社原本也有稻田,不過種的少,隻在一些窪地,但是北城的農民也是有著豐富的種水稻的經驗。

就是畝產低了點。

從七十年代中期到目前,畝產隻有三百多斤,這個數據都不如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某大文豪的親戚蘇州織造所創造的畝產量高。

這也應該是種子的問題。

孫副社長早在春節之前就將種植水稻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豐收公社可以種植水稻的麵積差不多能有一萬畝。

喬青玉培育出來的稻種,一畝隻需要種子五斤即可。

所以這些稻種隻一個豐收公社就可以全部消化。

隻不過卻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這時候已經和縣城的種子站以及農業站的技術員還有專家都聯係好了。

他們會常駐豐收公社的。

尤其今年的玉米種子,現在已經開始進行培育了。

除卻北城全省區種植外,剩下一部分被運往了北城以南江北一帶。

主要培育單位是北城種子繁育中心以及下屬的縣城。

所以玉米種子繁育這一塊喬青玉基本上就可以撒手了。

也沒有必要在實驗室裡折騰來折騰去了。

剩下的工作,比如,如何改造如何優化如何提高產量等等就交給農業技術工作人員去做。

據說現寧鞍縣城的種子站和農業站就在大力培育在此基礎上的新型玉米種子。

這是一件大好事。

喬青玉準備過一個月之後請假回喬家大隊一趟。

當然了,必須得在植樹造林之後才可以。

除了她承包的土地,這是今年喬青玉準備乾的大事之一。

喬誌遠是第一次來騰海,這個季節也沒什麼可玩兒的,開著車帶他們去看看沙漠,看看枯黃的草,看看此起彼伏的山坡,又去幾個景點轉了轉,然後才回了基地。

喬青玉做了一大桌子菜,吃飽喝足之後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個晚上,這些人開著大卡車,急吼吼的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騰海研基地。

不過走之前喬青玉私下裡找大伯了解了一下家裡人的情況,大伯不說實話,但看著是不大好的,既然問不出來,那就親自回去看看吧。

車隊的影子不見了,站在大門口的喬青玉和賀修煜彼此對視一眼,忍不住伸出手擊掌相慶。

他們兩個製定的計劃完成了第一項。

喬青玉笑眯眯的,“合作愉快!”

賀修煜則是一本正經,“期待繼續合作。”

喬青玉哈哈的笑了起來,賀修煜心情也不錯,他拉著媳婦的手這才回了家。

而他們今年計劃的第二項,就是沙棘果苜蓿和大麥草以及水楊木的普及和種植。

喬青玉的大倉庫裡存了滿滿的已經培育好的種子。

而她種的沙棘果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

如今菜園子周圍種的沙棘樹高達兩米,看樣子從今年就應該開始開花結果了。

馮教授負責的育種基地農作物為輔,主要還是以適合西川荒漠地帶生存的植物。

種子基地之所以設在西川,就是為了基地附近以及整個西川乃至與西川接壤的城市幾千裡的風沙帶準備的。

那裡的流沙麵積達一萬多平方公裡。

所以治沙大業任重而道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