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下定了決心,走這五小時的路程,不知道攀登了幾級台階,終於到達了這裡。
任七領路,尹秀半拉板拽著劉半仙,終於將累得夠嗆的劉半仙帶到平台上。
剛一登上平台,原先還十分疲倦的劉半仙卻差點原地蹦起三尺多高來。
底下的甬道是青石磚鋪就的,長長的台階則是用青石塊搭建而成的,而這平台,卻是用每塊都足足五平方米見長的青石板鋪設的。
在這個平台上,光是光源照射到的地方,便有上百塊這樣的青石板,整整齊齊擺在他們的腳下,相互之間嚴絲合縫,似乎掉不進去一根針。
然而這隻是“基礎”而已,在尹秀和任七稍微探查了一下之後,他們發現,在那廣闊平台的左右兩邊,每隔著二十米便有一根三人合抱的巨大青銅柱子。
上麵雕刻著紋路,凸出著浮雕,每一根青銅柱子都有近十米高,足足三層樓的高度。
這裡與其說是一個平台,不如說是一個廣場,一個空無一物,隻立著幾根孤零零柱子的巨大廣場。
劉半仙對這些柱子相當的感興趣,或者說是這些柱子叫他十分地在意,不能視而不見。
灌了一口酒後,劉半仙快步走到一根柱子邊上,用手裡的螢石貼近柱子表麵,開始細細觀察起上麵的圖紋。
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從石器時代開始,古人便已學會在了在任何可以雕刻的平麵上留下信息。
最開始是洞穴內的岩壁,後來是陶器,動物的甲殼,然後是竹簡,絹布,紙張。
也許在墓穴或者廟裡留下的信息大多都隻是虛無縹緲,上古先民憑著自己想象力創造出來的一些神話故事,美好願景而已。
那些被誇大的,通過想象補全的東西,隻對考古學家和藝術愛好者有用,對尹秀他們眼下沒什麼幫助。
但在一無所知的狀況下,解讀這樣的柱子,從上麵找出信息來也是有必要的。
“我聽說過,在西北的戈壁那邊,有一隊土夫子在一個鬥裡挖出了一棵青銅做成的樹,跟路上能看見的桃樹一般大,十分的逼真。
由此他們便推斷,其實那地方變成戈壁隻是近千年來的事情而已,也許在上一個千年裡,那裡綠樹成蔭,有成片的牛羊,水草豐美。
嗨,對於曆史來說,先民們留下痕跡的千年雖然隻有短短幾個,但其實已是極大的跨度,足以叫一個國家,一個族群出現,滅亡了。
你看,商人在鑄造這些銅柱子,銅像的時候,以為自己會永垂不朽,可我們這些後來者都知道,商被周武王滅了,在牧野一戰,最後一位人王一敗塗地了。
這在史書上隻是寥寥幾筆,然而卻影響著一個國家,一個族群。
那些鑄造了這些偉大物品的商人,是被趕儘殺絕了,從這世上消失了,還是成為了周的子民,改換了麵貌和名姓?”
劉半仙一邊看著柱子,一邊止不住地絮叨。
然而在場的人裡卻沒有任何一個感到不耐煩,因為站在這樣的古物麵前,即便冷漠如任七,也已感覺到某種厚重的曆史正呈現在自己的眼前。
那奔湧向前,永不停止的時間長河裡偶爾濺出的幾滴水花,落到人身上便足以蓋過那人的短暫一生。
劉半仙將思緒從那先民生活的上古時代拉回來,觀察著眼前的青銅柱子。
柱子底部隻有簡單的紋路,是一條條蝕刻出來的線條,就跟商業地毯上麵畫的裝飾一樣,沒什麼特彆的。
螢石的光芒漸漸往上,便開始映出一些花樣和圖紋上的變化。
這應該是當時在商人的墓葬中流行的裝飾花樣,沒有特彆的寓意,或者隻是代表著“出入平安”。
再往上一些,到了與人的胸口幾乎齊平的位置,圖案發生變化了。
劉半仙拿出帕子,沾著水輕輕擦去上麵的灰塵與汙垢,儘量看清了上麵雕刻的內容。
那是一隊軍士,身披盔甲,扛著旗,牽著馬兒駕著車,似乎是在行軍。
劉半仙原以為這上麵應該會有墓主人的模樣,畢竟在許多墓葬裡,像這樣的壁畫和繪畫,描繪的就是墓主人生前打仗或者狩獵的場景。
然而在看了一圈後,他卻沒有從這一隊軍士之中找出稍微一個被重點刻畫的人物。
顯然,這裡麵並沒有墓主人的信息。
劉半仙也十分清楚,他們在尋找的那位商時代的貴族,或許早就被朝廷給挖出來,隨便找個地方揚了也說不定。
畢竟木孩兒說的那個活死人,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屬於哪個朝代的,是新千年,還是舊千年的。
然而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多了解一些總不會出錯。
帶著這種想法,他又將螢石舉高一些,終於到了頭頂處。
在這裡,描繪的似乎是宴會的景象,有歌女,有樂師賓客。
即便隔著層層鏽跡,也看得出裡頭的熱鬨,觥籌交錯,談笑風生,宴會的歡樂和喜慶從那青銅器上透出來,叫觀看者身臨其境。
然而主人的宴席藏在屏風之後,依舊叫人找不到關於他模樣和身形的信息。
再往上,便是劉半仙踮起腳來也看不清楚的地方了。
他還未出聲求援,任七便已從行囊裡取出一捆繩子,一段係在劉半仙的腰間,一端精準地丟到柱頂,套住某個凸出的點。
“高手哥,這繩子哪來的?”
任七淡然道:“隨身帶著的,剛到港島的時候是想著用來上吊的,後來就拿它來綁人。”
見劉半仙還有些猶豫,尹秀也跟他說道:“放心,我們在底下接著你呢,而且這青銅柱子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踩的,你找個落腳點,肯定掉不下來的。”
“那我要是踩到那些神官仙女的頭上,豈不是對祂們不敬了?”
嘴上這樣說著,劉半仙還是一邊抓著繩子,一邊踩著柱子上的突出點,像是攀岩一樣往上攀爬。
中間是常見的接引墓主人上天的神話傳說,描繪的是天兵天將,神仙飛龍,並不叫劉半仙感到意外。
他也隻是粗略看一眼便繼續往上攀爬。
終於,在那頂端,大片的空白處,他看到了一副奇怪的景象。
隻見雕塑上有豺狼虎豹,也有武將文官,所有生靈都朝著一個方向,在朝著王座上的人頂禮膜拜。
墓主人大概就坐在王座上了,任彆人膜拜。
然而,當劉半仙把螢石舉到上麵,想看清墓主人的臉時,卻驚訝地發現,那衣著華麗的墓主人,他的臉竟被某種腐蝕性的液體毀掉了,再無原先的模樣,在那原本應該是臉的位置,隻剩下大片的空白。
有人,不想叫後來的人看見墓主人原本的那張臉?
劉半仙心裡咯噔一下,腦袋一時空白,脊背發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