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美元?!”
菲尼亞斯與碧梨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瞳孔裡都看到了無法掩飾的震驚。
在音樂行業中,預付款是一個對藝人來說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合約概念。它是音樂版權發行公司、唱片公司或者音樂分銷商在藝人賺得版稅之前向其支付的預支款項。從本質上講,預付款是以藝人未來收益為擔保的無息貸款,旨在支付藝人的生活費用、創作費用、錄音與製作費用,以及音樂推廣和營銷費用等一係列成本。
那麼,音樂人們為什麼需要預付款呢?
要知道,音樂人獲得收入的方式,與他們的演藝界同行們有著本質上的區彆。時尚模特按照走秀和拍攝的次數結算,品牌銷量的高低對她們的收入沒有絲毫影響。影視演員按出演的集數計算片酬,隻有真正的巨星,才會與製作方和發行方談票房分成,但即使是這樣的分成,也不過是在他們原本商定好的片酬上錦上添花的獎金而已。有的演員從分成中賺取的收入甚至能超過原本的片酬,但這仍改變不了票房分成這一概念的激勵性質。
而音樂人的收入,與音樂作品的銷量息息相關。如果你是個詞曲創作者,那麼你創作出的音樂作品需要首先通過你簽約的音樂版權發行公司授權給唱片公司,再由唱片公司交由簽約歌手演唱,演唱完畢後經過後期製作等一係列的冗雜流程,最終才能上架供市場消費。
另一方麵,如果你是個唱片公司簽約的錄音室歌手,雖然可以省去授權的步驟,但依然需要等待同樣長的發行時間和結算周期,才能真正拿到屬於你的那份版稅分成。
流媒體時代,在線播放版稅一般按照季度結算,有些結算協議甚至是半年度或者年度。平台將版稅打到唱片公司賬戶之後,唱片公司與藝人之間通常還有30到45個工作日的結算周期。也就是說,哪怕你簽約即發歌,拿到第一筆版稅的時間,也至少是在半年之後。
而這已經是網絡時代實時結算的速度了,放到實體唱片時代,結算流程不僅更慢,而且繁雜數倍。唱片公司需要跟不同的實體渠道核對具體的銷售數額,再按照準確的銷售數字與藝人計算版稅。
沒錯,唱片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從實體渠道商那裡獲得一筆訂貨的預付款,但這跟藝人有什麼關係呢?
這種遞延收入在唱片公司的賬本上也是算作負債,因此在真正把它轉化成收入之前,唱片公司是不可能與音樂人結算的。
正是由於版稅收入緩慢冗長的結算流程,為了保證旗下的簽約藝人有足夠的資金負擔生活成本,以保證專注於音樂事業,音樂版權發行公司和唱片公司才推出了預付款的政策。
在好萊塢的大製片廠時代同期,音樂界也存在一個大發行公司和大唱片公司時代。在弗蘭克-辛納屈、迪恩-馬丁活躍的那個年代,站在台前的歌手就是純粹演唱歌曲的人,他們沒有創作能力,也不需要有創作能力。光鮮皮囊和一把好嗓,是唱片公司簽約藝人的唯一要求。當時的發行公司壟斷了所有音樂創作資源,作曲家、作詞家和製作人們都還沒有現在的行業地位,他們必須依附版權發行公司,才能為自己的創作找到合適的出口。
音樂版權發行公司將作品整合起來,錄成小樣發送給唱片公司,再由唱片公司挑選出心儀的曲目,分配給風格契合的藝人。在整個唱片生產流程中,歌手需要做的,隻是前往錄音室,按照樂譜唱出指定的音符,然後關門走人,僅此而已。因此,當時的預付款,隻起到負擔藝人生活成本這麼一個作用。
但從各種意義上都堪稱偉大的六十年代降臨,改變現代音樂史的卓越人物如潮湧般出現,鮑勃-迪倫、滾石樂隊、披頭士樂隊、海灘男孩、齊柏林飛艇,這些音樂人不再是以前豎著大背頭跳著扭扭舞的奶油小生,他們不帥、不高,有的甚至歪瓜裂棗,但卻是真正在唱片裡灌錄思想、智慧與啟迪的音樂家。
五十年代在格子間裡埋頭創作的工兵型作曲家走到了台前,搖身一變成為萬眾矚目的搖滾明星。
這樣的唱作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絕不會將創作和製作的流程假手於人。唱片公司忽然發現,他們不僅需要充分放權給這些大師,還需要為他們的製作流程匹配相應的資金支持。
當然這一過程遠遠沒有描述的這樣簡單輕鬆,唱片公司高層與音樂人之間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關於創意控製權和音樂製作權的爭鬥,而最終的結果到了2016年已十分明顯,短時間內可以劣幣驅逐良幣,但是消費者終究是會用耳朵投票的。音樂消費市場還是更青睞那些真正有內容有實質的創作型選手,因此,唱片公司也逐漸開始削減全職的製作人員。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唱片公司所謂的In-House製作部門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各家廠牌更傾向於尋找有原創能力的音樂人,給他們一筆預付款,而這筆預付款中不僅包括生活費,還有創作費、製作費、錄音費,有的時候百分之百的音樂推廣費也會包含在內。
任何革新性的舉措,最終都會被扭曲成有利於資本的製度。唱片公司發現,支付一筆預付款然後當監工,比之前勞心勞力自己出作品要輕鬆得多。而且這筆預付款,從本質上來說是需要藝人償還給公司的。
打個比方,如果一位藝人從唱片公司那裡拿到了兩萬美元的預付款,而他和唱片公司之間的版稅分成比例是二八,那麼他就必須首先為公司獲得十萬美元的收入,從自己應該獲得的那部分版稅裡將這兩萬的預付款全額還清,才能真正開始分享版稅。
如果音樂人這張專輯的銷售額不足以支付全部的預付款金額,他們還可能需要自掏腰包,或者用下張專輯的版稅來償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音樂人越發專輯越負債累累的原因,特彆是說唱歌手,他們從唱片公司那裡拿到的錢,可能剛到賬就變成了梵克雅寶的項鏈或者路易-威登的皮包,這種花法,自然會讓用途繁多的預付款迅速超支。
一般來說,新人簽下第一份唱片合約時,第一張專輯的預付款,是在0到10萬美元之間。是的,你沒有看錯,很多獨立廠牌甚至不會給藝人預支款項。如果你稍微有些名氣,整張專輯的預付款大概是在10到20萬美元的範圍內。再進一步成為明星音樂家,預付款可能在30萬到75萬美元之間浮動。而隻有那些真正的巨星,才能拿到100萬美元以上的巨額預付款。
比如麥當娜,簽約就有1700萬美元的預付款,而且是不用還的那種,這般厚約,哪裡羨慕的來?
因此,當菲尼亞斯和碧梨聽到韓易拋出的數字,那份驚訝也就情有可原了。
“等等,韓先生,您的意思是。”菲尼克斯的右手在虛空中凝滯,“光是《O Eyes》這一首歌的預付款?不是一張專輯嗎?”
“一首歌。”韓易比出一個食指,又隨即將中指也伸了出來,“當然,要注意,我說的是這首歌的音樂版權和母帶版權,我都要一起簽下。”
10萬美元。
隻是一首歌的預付款。
而且這首歌,還是已經製作完成的。
哪怕音樂版權和母帶版權一起給,那也是賺翻了。
10萬美元,夠自己和妹妹做多少事情啊?
要知道,他們臥室裡的那個小小錄音室,也隻花了3000美元而已。
至於《O Eyes》的製作成本?
沒聽到菲尼亞斯說連采樣包都用的是Logic自帶的嗎?
0!
畢竟還是孩子,碧梨已經雙手握拳尖叫了起來,而年長六歲的菲尼亞斯還能保持一點基本的理智。
“這個數字,會不會太誇張了,我的意思是,我們……”
菲尼亞斯欲言又止,他想說的是,這首歌到現在為止,連一千美元都還沒賺到呢。
246000次播放,在SoundCloud所謂的“粉絲支持版稅”政策下,隻能拿到805.65美元。
趙宥真也抿抿嘴唇,向未來的合作夥伴投去一個擔憂的眼神。
她確實對碧梨和菲尼亞斯充滿信心,但還沒有信任到願意在第一首單曲上投入整整十萬美元。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我們有信心,菲尼亞斯。我和趙小姐都是。”
韓易看向趙宥真,在一個隻有韓國女孩能看到的角度用右手輕輕往下壓了壓,示意後者寬心。
“這是我們展現信任的一種方式,沒錯,現在看起來十萬美元確實很多,能夠幫助你和碧梨做很多事情……嘿,這難道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幫助你們完成任何你們想要完成的工作?”
在場的人,隻有韓易知道這首歌的後勁。碧梨爆火後,這首製作簡單的單曲不僅沒有成為她的汙點,還成為了她和菲尼亞斯最受人讚譽的代表作。光在Spotify上的播放量就超過4.1億,換算成版稅就是140萬美元,而這還隻是一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