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樂意了。
嗯,他智力九十六。
“先生何故哂笑?”
“亮不笑彆人,笑子敬不識時務耳。”
“孔明如何反笑我不識時務?”
“周都督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
周瑜笑容滿麵。
魯肅滿臉詫異。
諸葛亮接著把曹操一頓誇,順手也讚揚了一下周瑜投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魯肅大怒。
諸葛亮看看周瑜神色,知道自己謀劃之事已經成了一多半。
於是他笑著說道:
“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隻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片刻之後,在魯肅拚命向他使眼色中,他開始念誦起了名為‘不要斷章取義’但實則被‘斷章取義’的曹植的《銅雀台賦》。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周瑜勃然大怒。
嗯,這主要是人的名樹的影,天下人誰不知道曹老板癖好特殊?
因此,即便是曹植此刻親自到此,也洗不清的……
“老賊欺吾太甚!”
“昔單於屢侵疆界,漢天子許以公主和親,今都督何惜民間二女乎?”
諸葛亮滿臉疑惑加震驚,讓老實人魯肅再度打消了對他是在故意挑事的懷疑。
周瑜也不疑有他,解釋道:“孔明有所不知,大喬乃孫伯符將軍之妻,小喬乃瑜之妻也!”
諸葛亮趕忙又換上一副惶恐的神情:“亮實不知。失口亂言,死罪!死罪!”
周瑜拔劍而起:“吾與老賊誓不兩立!”
諸葛亮欲擒故縱道:“事須三思免致後悔……”
魯肅滿臉無語。
畢竟好不容易說動周瑜決心和曹操對著乾,如今諸葛亮這話要是再把周瑜說慫了,這一個章節就算是白費了……
但其實魯肅多慮了。
周瑜鄱陽練兵歸來,依舊是從前那個少年……
嗯,嚴格意義上講,周瑜和黃蓋韓當等主戰派並不相同。
在他的認知中,誰占有荊襄,他就會和誰戰鬥到底!
這事關江東帝業。
孫策在時,為了和袁術劃清界限,以及謀求江東士族的支持,在張昭等人的謀劃下,江東奉行的和曹操類似的‘匡扶漢室’的桓文之業。
桓,就是齊桓公,文自然是晉文公。
霸而不王。
因此,江東此時抗拒‘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就等於是違背了當初製定的桓文之業。
這也是張昭等江東老臣主張投降的原因。
畢竟曹操代表著漢室。
但周瑜和魯肅所推行的是江東帝業。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認為‘漢室不可複興’,因此可以取而代之。
至於具體的步驟,和隆中對很是類似,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占據荊州之後再吞並益州,竟長江之所及,然後稱帝,再統一天下。
因此,周瑜、魯肅和張昭、顧雍等人並不僅是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鬥,更多的是理念之爭。
江東孫氏,究竟是要做大魏吳王,還是吳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