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兩個孩子怪怪的,但她也是從小時候過來的,什麼背對著大人竊竊私語,胡亂吐槽什麼的,誰沒乾過啊,也就笑笑放過了。
“你們看前麵,圍著的人好多,還掛著一堆燈籠,那是在乾什麼?”
李銘看了一會兒,也說不知道。還是旁邊一個家人見得多,伸出頭來說:“太夫人,大約是猜燈謎,能贏到彩頭,所以才有那麼多人。”
咦?傳說中的燈謎!顧卿眼睛亮了,旁邊家人看見顧卿這般態度還有什麼不知道的,立刻從人堆裡殺出一條血路,護著三位主子往人群的方向走。
“哥哥,沒事吧?”李銘偷偷的丟掉了丸子,那紮著丸子的簽子上麵都紅了。
“戳到嘴巴裡麵了,不礙事,就是好痛!”不是好痛,是好好好痛啊!那竹簽削那麼尖,是要拿來謀財害命的嗎?這府外的廚子就是沒見識!看他們府裡,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尖頭的,就怕傷到主子!
還好是戳到上麵,戳進喉嚨,李銘就要背上“謀殺親兄”的罪名了好嗎!
李銳齜牙咧嘴,怕是好一陣子不能吃什麼東西了,李銘也是心驚膽戰,生怕被發現。
但顧卿卻沒多在意兩個孩子,光看燈去了。
若說這猜燈謎,在後世裡也是有弄過的。各大商場有時候中秋或者元宵搞活動,也會扯出一兩條繩子,掛上幾個燈籠和簽子,送點紙巾啊油啊之類的東西來吸引人氣。
顧卿以前也去參加過幾次,但是看著一堆人低著頭在燈籠下麵用手機百度答案,頓時覺得天雷陣陣,也就懶得再去參加類似的活動。
她雖然不是什麼智商超群的人物,但是猜謎這種東西老少鹹宜,玩遊戲這種東西,就講究個重在參與,公平公正。你一個人傻傻的在那裡猜,身邊所有人在度娘,完全是比哪個手機的搜索速度快,根本就失了那個味兒。
這燈謎攤子是幾個書生弄的,看樣子家中應該有些底氣,因為顧卿看有好幾個燈籠做的絲毫不亞於自己府上的,配色好看,設計精美,上麵還有不少書畫,一看就不是那種大路貨。
有一個蓮花式樣的燈,也不知道是怎麼做的,一點上蠟燭就張開,熄滅就合上,吸引了許多人氣。那個燈旁專門有個小孩在旁邊點點滅滅,蓮花燈上的紅簽也一直掛著,沒有人答出來。
此外,還有琉璃燈,八寶宮燈等四五個稀奇又華麗的燈籠,瑞氣千條,惹得許多頭戴紗籠的女人圍著,或讓男伴想辦法解謎,或自己在那裡冥思苦想,倒是又吸引了不少公子少爺的圍了過來。
顧卿愛湊熱鬨,帶著兩個孩子進了這個用布幔隔開的燈謎場地,各條桌案,頭頂上懸著的,腳下放著的,到處都是燈。
“請問,這燈謎怎麼猜,什麼彩頭?”有一個書生前來招呼,顧卿就問起了這人。等湊近了顧卿一看,喲!好相貌!
這書生大概年約十七八歲,看起來儒雅俊秀。好吧,原諒她用詞貧瘠,隻能想出這個詞兒來。
“老夫人,外圈的二十個銅錢猜一次,內圈的五十個銅錢猜一次。”齊邵笑著給這位老太太解釋,看她的衣裳和後麵跟著的家人,喊聲“老夫人”應該不為過,“若是猜對,燈拿去,銅錢我們收走。若是沒猜對,銅錢我們收走,您可以再猜一次,若還猜不對,就要再付錢了。”
這小夥子長得俊,一笑起來臉上還有兩個酒窩,看起來和善極了。難怪有這麼多姑娘家圍進來猜燈謎。
他旁邊還有幾個低頭在寫簽子或在燈籠上作詩作畫的書生,一個個都長得挺端正的,俗話說燈下看美人,這燈下看書生,也是彆有一番滋味啊。(ˉ﹃ˉ)
顧卿滿心裡突然全是“俏丫頭會書生”之類的戲碼,滿心蕩漾,可是再一抬頭,那招呼人的書生一開口,顧卿的心頓時拔涼拔涼的。
老!夫!人!
啊啊啊啊啊啊!穿到現在,總算看到幾個年輕齊整的男人,但是自己卻是個老太婆!老太婆啊!
人生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你是個老人身蘿莉心的怪阿姨,可是麵前卻有一排清秀可人的書生,你想搭訕兩句,可是人家卻喊你老!夫!人!
老!夫!人!
戀愛都不給人家談了好嗎?想要勾搭都不行了好嗎!
她要去死!
雖然心中在滴血,顧卿還是強忍著淚意(究竟淚什麼呢),從荷包裡拿出了一兩銀子。
此時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錢,一貫一千文,這一兩碎銀,就算是猜內圈的好燈,也能猜個二十次了。
“內圈的猜十次,外圈的猜二十五次。”就當帶著小孩子們玩吧。除了內圈幾個燈有意思,外麵的燈隻能粗看,靠近了就覺得粗糙。
不過想這種辦法賺錢,這些書生也是風雅,成本不高,能猜燈謎的都是識字的,和識文斷字的打起交道來也不會像賣其他東西那麼麻煩。
齊邵從簽台上拿了十枚紫色的花箋,二十五枚青色的花箋遞給顧卿。
“老夫人居然還會算學,一般老人家來,都是一次一次買,很少有像您這樣一次買這麼多的。”一般能買這麼多的,都是對自己有自信,或是旁邊帶著女伴來充大頭的,這老太太就帶著兩個孫子,又能一口換算出猜多少次,難不成是哪個學士家的女眷不成?
顧卿笑著自謙:“老身識字都還是大半年前才學會的,略會算個賬,也談不上會算學。”
我的娘誒!這世界裡連這麼基本的數學都不會嗎?一千塊分成五十和二十的兩份這不是最基本的代數嗎?
齊邵意外的愣了愣。大半年前才會識字?那以前怎麼算賬的?
再一想自己外祖父家的老夫人也是不識字,但是依舊管了許多年的賬,這才有些了然的點了點頭。管家多了,有些帳也就自然會算了。
顧卿還不知道自己被這清秀書生給歸到了“文盲老太太”一類,一手牽一個孫子,帶著他們去猜燈謎。
她覺得憑自己的聰明,和在現代那麼多年的經驗,蒙總算也要蒙對幾個吧?她可是一手簽子,可以猜許多回呢!
結果,她剛看上一個走馬燈,就被這燈上的謎條給雷的外焦裡嫩。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猜一物。”
顧卿表示不好意思,她想歪了。那啥,應該不是那個,這有這麼多女人,這一群書生寫這個,肯定會被砸了場子的。
“奶奶,是硯台。”李銘看了一眼,拿走了顧卿手上一張青色花箋,“硯台端方,用以寫字,可不就是‘有言必應’嗎?這位先生,我們要拿燈!”
齊邵幾步走了過來,拿走了李銘手上的簽子,又聽了他的答案。
“小公子說的不錯,正是硯台。喏,你的燈。”他伸手從他們頭頂上的繩子上取下那盞走馬燈,“給你。”
李小呆興奮的把走馬燈拎給奶奶,惹得顧卿喜笑顏開。
雖然自己還沒八歲小孩聰明,不過人家聰明也是為了替她掙東西,想想也很滿足啦!
祖孫三個猜謎猜的興起,有一半倒是李銘猜出來的。李銳心思並無李銘細膩,但有急才,也猜對了不少。此外,花嬤嬤,丫頭等人,顧卿也給了不少簽子,讓她們一起樂嗬樂嗬,到最後幾乎人人手上都有燈籠,隻有顧卿的燈籠全是孩子們給的。
嗚嗚嗚嗚,不是她笨,可是這些燈謎寫的太深奧,自己猜不出啊!
為了挽回麵子,顧卿隻要看見有意思的燈,就瞟上兩眼謎條,總算找出一個自己答得出來的燈謎了!感謝三國演義!
“玄德請二人進莊。備座?”顧卿自己都沒什麼自信的問那書生。
“嗬嗬,老夫人說的不錯,正是備座。這盞桃園結義的燈,老夫人拿好。”齊邵伸手取下燈,遞給了顧卿。
嗚嗚嗚,他的個子好高!手好長!他對我笑!
嗚嗚嗚,又是老夫人!
“奶奶,這個燈給我吧!我拿這個琉璃燈跟您換!”看見一堆姑娘圍著這個琉璃燈,李銘覺得自己奶奶肯定也喜歡,廢了三張簽才猜到,結果一看奶奶手上捧著桃園結義的燈,他的臉上笑的和花兒一樣,急忙把燈送過來“邀寵”。
兩兄弟天天聽“三國”,聽的有點走火入魔了,見到三國題材的東西都不肯放過。
這世界雖然也有三國誌,也流傳了不少關於三國的傳說,但畢竟還是沒有後世那麼的深廣,有些內容傳的也實在無稽,所以兩個孩子搜集了半天,也沒搜集到什麼東西。
“奶奶,給我,我要!我拿這個給你!”李銳捧著一盞船燈過來,這船燈做的栩栩如生,船頭撐杆的船夫,釣者都有做出來。甚至,船上還有文人騷客的小模子,拿起船艙部分點起蠟燭,燭火會把船艙裡那些小模子的人影印在窗上,設計的極為巧妙。
顧卿挺喜歡那盞琉璃燈的,可是也喜歡小船燈,看著兩個孩子眼巴巴地盯著自己手中畫著桃園結義的便宜貨,顧卿心裡直犯難。
我了個去,這給誰啊?給誰都要打起來的好吧?這一家兩個孩子隻有一樣東西的人家簡直沒法活兒了!逼著兄弟吵架啊!
“給我吧,奶奶!”
“我是哥哥,孔融讓梨你沒學過嗎?
“我是弟弟,你得讓我才是!”
“都給我彆吵了!”
顧卿原本還在為難,一聽到兄弟倆個為了個燈居然爭起來了,一肚子鬼火。
“劉關張三人雖非親生兄弟,卻意氣相投,同心協力,最終禍福同享,共建了蜀漢的基業。你二人是親兄弟,卻不知謙讓,隻顧著自己的得失,實在讓奶奶心寒!”
顧卿瞪著兩個孩子。
“奶奶說這‘三國’,是想讓你們知道其中的真意,學習諸般做人的道理,可笑你們隻知道盲目喜歡那些故事和人物,反倒將本末倒置了。這燈籠要了有何用?毀了罷。”顧卿將“桃園結義”的燈籠往地上使勁一擲!
燈籠傾斜,不一會兒火焰就撩了燈罩,將它燒了個乾乾淨淨。
兩個孩子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齊邵暗叫可惜。這盞“桃園結義”的燈,是前幾天他的堂叔齊耀去他家府上串門,特意為他畫的燈麵,早上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差錯,他那小童把這盞燈也帶了出來,和其他府裡做的燈混在一起。因燈麵素淨,也沒用什麼珍貴的材料,竟被丟在了外圈的燈裡。
寫謎題和貼謎條的都是他在國子監的學友,自己隻管招呼和收錢等雜事,剛才一見自己的燈籠也被掛在上麵,還想等人少些趕緊拿下來,結果這老夫人答對了題,他隻得拿下了燈。
心裡還在懊惱呢,轉眼間,這老夫人就把燈毀了。
這燈畫的不錯,顧卿雖然可惜了那盞好燈,卻不後悔。燈籠易得,兄弟的感情是經不起一點摩擦的。大人們都說小孩子不懂事,那都是屁話,小時候不把性格掰正了,以後有的是影響一生的時候!小孩子若是從小嬌慣,也常常造成後來價值觀的扭曲,隻有因小見大,孩子們才知道其中的嚴重性。
現在可以為了個燈爭成這樣,以後呢?要是其他東西,豈不是要打破頭?
顧卿板著臉訓著孫子,後麵的下人和家將們誰都不敢吱聲替兩個少爺求情。這老太太以前火上來,是連老國公都敢指著鼻子罵的,現在的國公爺三十歲的時候,還被老夫人拿玉盞砸破過頭,這時候她要教育孩子,誰敢出頭?
自求多福吧,少爺們呐!
還好,沒過多久,總算有個倒黴蛋救了兩孩子的場。
“你們這是仗勢欺人!”
“我就是仗勢欺人怎了地了!你這荷花燈就是再貴,十兩銀子也賣得了!小爺我猜不出燈謎,我買不行嗎?你們這說是猜燈謎,其實不就是賣燈?彆給臉不要臉,銀子我放這兒了,你賣也是賣,不賣也給我賣!”
電視劇裡常見的“紈絝子弟欺行霸市”的場景,居然在顧卿麵前上演了,顧卿板起臉來訓孫子,倒比這個男人嗓門小的多。
那男人一聲大喝,口水噴了開關燈上機關的童子一臉,顧卿看那孩子被噴的臉都不敢抬,倒是把一肚子怒火遷移了對象。
喲謔,自己祖孫幾個,乃堂堂國公府的家人,都老老實實的猜燈謎,這一票子年輕男女都是些什麼貨,居然敢在京城腳下說自己“就是仗勢欺人”?
想到這兒,顧卿也不知哪裡來的脾氣,冷笑一聲:
“銳兒,銘兒,去給他瞧瞧,什麼叫仗勢欺人!”
作者有話要說:修修改改一萬字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小劇場:
“戳到嘴巴裡麵了,不礙事,就是好痛!”不是好痛,是好好好痛啊!那竹簽削那麼尖,是要拿來謀財害命的嗎?這府外的廚子就是沒見識!看他們府裡,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尖頭的,就怕傷到主子!
(曾一穿來到處找利器自儘的)顧卿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