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身邊的貼身之人都是昔日宮中的宮人,雖說是奴仆,卻不能怠慢。這婆子也沒有如同以前那些傳信來的下人一般一進門就給顧卿磕頭,而是略微彎了彎腰,和顧卿行了禮,就把來意說了個清楚。
原來,德陽郡主府裡“芳菲苑”的桂花開了,所以德陽郡主起了興致,邀了各家女眷去賞桂花,飲桂花酒,吃桂花宴。帖子裡有說到如今兩家的孩子已經成了同學,希望以後能多加走動的願望。
最後,這婆子居然隱晦的點出了陸家小姐陸珺也已經應了約的消息。
顧卿自從上次聽聞了李銳那番自暴自棄的話,便知道這個孩子已經到了會好奇未婚妻的年紀。她本就經過花嬤嬤的勸說,準備在方氏不能出麵的時候出去交際,現在德陽郡主伸出了橄欖枝,她自然是要勇敢的踏出這一步的。
“回去告訴你們家郡主,老身定會赴約。隻是老身一個老太太,怕是讓眾多小姐夫人們覺得無趣……”
“邱老太君這話說的,各府老太君也都曾去過的。誰說隻準年輕姑娘愛熱鬨,就不許老太君們喜歡花了!”這嬤嬤也是個爽利的,得了顧卿的準信,立刻喜滋滋地回話。“太夫人許久沒出門了,自然是不知道現在京城四處都在稱讚您的賢名呢!聽到你們去,她們隻有高興的份兒!”
無論是什麼人,聽了這樣的話都會舒坦。所以顧卿也笑了起來。
“你既然都這麼說了,老身自然更要去了。”顧卿接了帖子應了約,便叫香雲送她出去。
香雲一路把這婆子送出了垂花門,又趁無人的時候塞了一個銀角子給她。
那嬤嬤不是個見錢眼開眼皮淺的,沒有來接,連忙推辭。
“這怎麼使得!”
“給嬤嬤吃酒,嬤嬤跑一趟也不容易,快不要推辭了。”香雲做慣了這些事,做起來十分自然,臉上表情既不太過熱情,也沒有一絲敷衍。
那嬤嬤隨便推了幾下,也就收下了。
“嬤嬤可知那陸家小姐是由哪位女眷陪同前來?”
“是陸家的大奶奶。”
陸家大奶奶,那就是陸珺的大嫂了。
香雲知道了消息,將這婆子送走,返身回屋去報。
持雲院裡,顧卿正在逗弄孫子。
“你不總覺得人家姑娘不待見你麼,半個月後奶奶去替你看看,若是長得難看脾氣又差,你也彆覺得難過了,這親事沒成反倒是好事……”
“奶奶,孫兒都說了,孫兒沒覺得難過!”李銳開始後悔曾經跑到持雲院來埋怨過的事情了,奶奶自己還說不要亂開玩笑,她就可以隨便說!
這是怕是要被奶奶笑上一輩子!
快看,快看!旁邊的丫頭們都已經轉過身子開始偷笑了。
李銳悲憤欲絕。
“話說,為什麼這位是皇帝陛下的妹妹,卻隻是個郡主?不應該是公主嗎?”顧卿疑惑不解地看了手中的帖子一眼。
“咦,奶奶,你這都不記得了嗎?這還和我們府上有關係呢!”
“和我們府上有關係?”顧卿翻了翻老太太的回憶,使勁聯想。
片刻後,她總算找到了緣由。
難怪她沒有接過這家的帖子,難怪花嬤嬤說“沒有也是正常的”。
原來是這樣。
說起來,還德陽郡主隻是個郡主,還真和信國公府有關係。這要牽扯到一樁舊事來。
當年岐陽王造反,不但自己造反了,還拉了當今這位聖上兩位異母的弟弟。那時聖上還是太子,這兩位弟弟和他差不了多大,卻一直在受打壓,還被送到偏遠的地方就藩,心中便起了不臣之心。
老國公受了聖命,重整了旗鼓帶兵出征,終於平了亂。結局是岐陽王自殺,兩位皇子也被壓回了京裡。
先皇當年極為震怒,連殺了他們以儆效尤的心都有,在朝堂上幾次提出要把兩位皇子賜死,都被老國公打住了。
這些孩子都是老國公看著長大的,如今落到如此下場,總是有些不忍。
德陽公主楚嫻乃是這兩位造反皇子的同胞姐妹,三人是一母所生,感情甚篤。為了保住兄弟的性命,她穿著麻衣素服進宮,上表請求削去自己的公主之位,希望以此換取兩位弟兄能夠活命的機會。
削去公主,表示自願成為庶人,她此舉是表明他們這一支同胞情願被貶為庶人而保存性命的決心。
成為庶民以後再無皇室身份,連皇室的身份都沒有了,也就無所謂爭奪儲位了。
先皇卻對此置之不理,還痛斥德陽公主荒誕無稽。兩位皇子的母親石淑妃在後宮中絕望自儘,德陽公主在宮裡哭的幾次暈死過去。
先皇原本就是在氣頭上,等氣過了去,又有點後悔。虎毒尚不食子,何況做父親的總是覺得兒子們是受壞人挑唆的,就借著德陽公主的台階走了下來,並沒有殺了兩位皇子,隻是貶為庶人,幽禁在宮中不得出宮。
而對德陽公主,先皇削了她公主的封號和封邑,保留了她宗室的身份,但降了一等成為郡主,公主府變成郡主府,丈夫也從駙馬變成了儀賓。
德陽公主原本是個非常開朗的性子,和昔日各家女眷關係也親密,卻因為這件事沉寂了許多年。直到楚睿登基,這位新皇不但沒有對“德陽郡主”表現出有所心結的樣子,而且處處照顧有加,這位郡主才漸漸走出了昔日的陰霾,重新開始走出府門。
楚睿自己沒有同胞妹妹,隻有一個姐姐,當年也早逝了,連孩子都沒有留下,這德陽公主性子和善開朗,楚睿也很疼愛他。後來出了這種謀逆的事,先皇與楚睿都後悔痛心,但也隻能儘力修補破損的關係,不願再打壓她。
顧卿翻到這段記憶,了然地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這位郡主還確實和我們家有些關係。”
若不是當年老國公成功的平了亂,也許這亂子就起來了,說不定這位公主變成“長公主”都有可能。
可也正是因為老國公當年在朝堂上極力阻止先皇在氣頭上殺了兩位皇子,這兩位皇子才能撐到最後活下來。
所以這德陽郡主怕是對信國公府一直抱有著複雜的情緒。
顧卿以己度人,覺得若是自己遇見這事,雖然理智上會明白李老國公隻是奉命出師,換了任何一位將軍,平了亂都會把叛亂的主謀給抓回來,可是情感上肯定是接受不了。
至於李老國公勸阻先皇不要賜死親子,這才是為人臣子的本分。留下誅殺或逼死親子的惡名總是不好的事情。德陽郡主不一定會領了這份情,也許領了,可是要坦然接受這一連串的變故,肯定也是很困難的。
想來皇帝陛下會讓這位郡主的兒子和李銳成為同學,應該也是深思熟慮過的。這位皇帝很少做沒用的事情。想來是想通過這點試圖修複兩家的關係。
是了,德陽郡主領會了皇帝的意思,於是帖子就來了。
顧卿在腦子裡想著這些,驀地捂住了口。
是什麼時候開始,她能想到這些彎彎繞繞地東西了?
是什麼時候開始,她能理解到大人物們一舉一動的意義,也能推理出前因後果?
明明她剛來的時候,連方氏和李茂到底在做什麼都看不出,還要靠花嬤嬤指點!
難道說,和這些厚黑的人待多了,再時時跟在花嬤嬤後麵學著管家,以小見大,就真的能提高自身的心智和情商?
顧卿又喜又悲。喜的是她發現自己又進步了一些,終於不是信國公府裡那個拖後腿的老奶奶了;悲的是即使她把各種政治素養練到極高,她這輩子也就是個後宅老太太的命,她自己也沒有什麼野心,眼見著這個突然點亮的技能點並無用武之地。
若是她能穿回去多好?若是她能穿回去,肯定不用再受院長欺壓了!
說不定管管院裡的內務都沒有問題啊!
顧卿感慨過後,便讓兩個孩子回去,她還要和煙雲商量婚事的事情。
李銳和弟弟走到了門口,還是跑了回來。他走到顧卿的身邊,小聲地和顧卿說道:
“樣貌還是其次,主要是性格。”
李銳沒頭沒腦的話讓顧卿一愣。
“什麼?”
“我是說陸家小姐啦!”李銳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著身子說道。
“哦,哦,哦~”第一聲,第二聲,揚聲。
李銳臉紅紅的丟下一句“奶奶心裡明白就好啦!”,然後掉頭就跑了出去。
顧卿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少年的煩惱什麼的,真是好美啊!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早上處理了些私人事情,所以這一章不太肥,晚上我會努力出一章肥的!
小劇場:
熊平:聽說老子功課有救了?
作者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