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艦上的參謀部門和人工智能作戰指揮係統預估,遭遇導彈攻擊後,丁文盛的清軍傷亡會超過三分之二,指揮機構全部消滅。
一般來說,普通的軍隊在傷亡超過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基本上就可能整建製崩潰。
少數特彆優秀的軍隊,才有可能在全軍傷亡超過三分之二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戰鬥力。
能夠在傷亡率超過百分之百,既老兵全部打完,整支部隊全部都是後補充新兵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強大戰鬥力的軍隊,人類曆史上都屈指可數。
林浩文在穿越之前向往的,就是這樣一支軍隊,所以現在他也在試圖打造這樣一支軍隊。
扯遠了,說回戰場。
在遭遇導彈攻擊後,丁文盛的清軍必然會全軍崩潰,所以林浩文將剛剛組建的東海義軍第一軍“新兵”派上戰場,與其說是打仗,不如說是收屍。
現代武器對農耕時期的軍隊,那根本就是降維打擊。
1645年八月十九日淩晨一時,戰鬥按計劃打響。
驅逐艦上,兩枚導彈呼嘯著從導彈發射井中發射出去,如兩顆流星劃過天幕。
幾分鐘後,兩朵蘑菇雲在一百多公裡外緩緩升起。
而後,已經在預定地點等候多時的東海義軍陸軍第一軍出動,迅速向清軍大營開進。
戰況的發展可以說遠遠比林浩文預估的還要順利。
在敵軍主帥丁文盛的“配合”下,林浩文省了一半多的導彈。
要知道導彈的製造,需要完整複雜且先進的工業體係,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寶物,打一枚就少一枚。
丁文盛可真是幫了林浩文的大忙。可惜這家夥現在已經成灰了,要不然林浩文高低得在登州“功德林”裡給他安排一個豪華套房。
“艦……哦不是,大帥,我第一軍已經按計劃到達戰場!”驅逐艦指揮室裡,洪寬向林浩文報告。
這一聲“大帥”,讓林浩文一口茶水差點噴出去,“行了行了,這裡又沒外人,叫我艦長就行了!”
驅逐艦指揮室裡確實沒有外人,都是原來艦上的原班人馬。
“您不是說,在正式指揮作戰的時候要稱職務嘛!”洪寬笑了笑,“現在您是東海義軍的大元帥。”
“行了快彆貧了!”林浩文放下茶杯,走到電子作戰地圖前。
此時,東海義軍第一軍已經到達清軍大營附近。
和戰前預估的差不多,清軍指揮機構在導彈攻擊中被完全消滅,傷亡超過一半,已經整建製崩潰。
逃過導彈攻擊的清軍士兵驚慌失措地到處逃竄,光擁擠和踩踏就又搞死了一大批人。
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鬥。
“不能大意,要儘可能減小不必要的損失!”林浩文說道。
“明白!”洪寬答道。
幾個小時後,天亮了,戰鬥全部結束。
正如林浩文戰前的預估,東海義軍陸軍第一軍的首次戰鬥,根本就是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