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大戰後,一個多月過去了,風平浪靜。
清軍並沒有集結主力大舉進攻東海義軍,隻是在山東以及河北南部一些關隘要地加派了一些軍隊駐防。
南方隆武朝廷和魯王監國政權好像也沒有太大反應,似乎登州大戰跟他們沒關係一樣。
林浩文鬆了口氣,事情正在往他預料的方向發展,東海義軍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期。
1645年九月二十日上午,登州軍工廠。
“林……林大帥,這就是我們造出來的……造出來的……”
軍工廠的大院子裡,一個穿著墨綠色工裝、頭上盤著頭發的半大小夥子,正吞吞吐吐地向林浩文介紹著他們這一個月來的成果。
墨綠色工裝,是軍管會為軍工廠特彆定做的工服,而小夥子腦袋上的束發說明,他不是驅逐艦官兵,是這個時代的人。
“這個東西叫……叫什麼來著?哦對,黃色炸藥!它為何叫黃色炸藥呢?因為它是黃色的,所以喚作黃色炸藥……”
看來,見到林浩文讓小夥子很緊張,都搞出廢話文學了。
“好了好了,還是我來介紹吧!”這時一名穿著海軍作訓服、領章上掛著下士軍銜的年輕士官終於看不下去了,把小夥子拉到了後麵。
年輕下士名叫莊山遠,大學畢業後入伍,是驅逐艦上的一名大學生士兵。他大學學的是化學專業,所以被林浩文拉來搞炸藥。
現在,軍工廠的炸藥生產全都是他負責的。
“艦長,經過我們的一個月的測試,終於成功製造出了三硝基苯酚,並且實施了量產!”
莊山遠指著一堆黃色粉末對林浩文說。
“不錯嘛,小莊!”看著眼前這個年輕士官,林浩文露出一絲微笑。
三硝基苯酚,又叫黃色炸藥。
沒錯,它叫這個名字確實因為它是黃色的。
這東西最開始被發明出來,其實是做染料的,那時候它還有個名字叫苦味酸。
本來染料當得好好的,後來有個倒黴鬼,為了打開一桶封得特彆嚴實的苦味酸,拿了一把鐵錘暴力開桶。
結果,砰一聲巨響,桶確實開了,但是他也飛了。
一人一桶,一起羽化而登仙,連帶著造成了周圍人員嚴重傷亡。
從此,苦味酸名聲大噪,也從黃色染料變成了黃色炸藥。
跟同時代的黑色火藥比起來,黃色炸藥的威力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當然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一個叫“火”藥,一個叫“炸”藥,一個是點火的,一個是爆炸的。
在明末清初這個時代,黃色炸藥這個東西一旦能實現量產,那東海義軍的戰鬥力將呈幾何數級上升。
東海義軍陸軍的火炮可以輕鬆轟塌敵人堅固的城牆,同樣海軍的艦炮要是用上黃色炸藥,對於這個時代的主流木帆船,也就一兩炮的事。
關鍵是黃色炸藥的製造並不複雜,濃硫酸加上濃硝酸再加上苯酚,就能得到這種極具威力的黃色粉末,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實現量產。
製取硫酸,可以使用硫磺一類的硫礦石,先通過燃燒得到二氧化硫,再進一步燃燒得到三氧化硫,最後加適量的水,就得到了硫酸。
硝酸也差不多,使用硝石煆燒得到氮氧化物,繼續加水得到硝酸。
至於硫礦和硝石礦,華夏大地上並不罕見,登州和旁邊的萊州就有相當多的硫礦和硝石礦。
隻有苯酚可能麻煩一些,需要把煤炭蒸餾,得到煤焦油,再從煤焦油中想辦法得到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