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步炮協同(2 / 2)

包括多爾袞在內的清廷高層似乎隻認為登州大戰的失敗是個意外,就像二百年後清廷麵對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一樣。

林浩文還記得曆史課本上對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描述,說這場戰爭驚醒了國人,讓國人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醒來。

其實這是個挺扯淡的結論。那時候從道光皇帝到清朝整個士大夫階層,除了極少數有識之士以外,基本都覺得鴉片戰爭的失敗隻是個意外。

確實,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和英軍的裝備差距還沒有那麼大,英軍的艦船雖然比清軍強,但也不是不可戰勝。

所以清廷的精英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東西方已經產生了巨大差距,“天朝上國”的迷夢還在繼續。

清廷真正的覺醒,其實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又過了十幾年,在工業革命的加持下,敵軍的裝備再次升級,真真正正拉開了差距,和清軍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時代。

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醒悟過來的清廷才開始想辦法補救,搞了洋務運動等一係列舉措,後麵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唉!林浩文搖了搖頭。每次回想起這些沉重曆史,總讓他血壓飆升。欣慰的是,現在他有了改變這一切的機會。

林浩文的思緒回到了當下。

現在,清軍的主力依然集結在京畿地區,隻有金聲桓部正在贛南與南明隆武政權爭奪江西部分地區。但是清廷主力部隊一刻都沒有停止備戰,他們隻是在等待南下作戰的合適時機。

可反觀南方的南明政權,卻依然在堅持內鬥傳統。唐魯二藩,也就是唐王朱聿鍵的隆武政權和魯王朱以海的監國政權,為了所謂“正統”,爭得不可開交。

大明眼看就要亡國了,明廷的殘餘勢力居然還能內鬥起來。大明朝要是沒了,所謂“正統”還有任何意義嗎?

南明諸王和臣子的想法,林浩文是真心理解不上去。

公元1645年的冬天,清軍主力在休整備戰,南明主力在忙著內鬥,亂世中的華夏居然出現了一副難得的“安靜”圖景。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幅安靜圖景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早晚會被打破。

不過,這倒也為登州的東海義軍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遇。

從八月底到現在,三個多月的時間,林浩文已經率領東海義軍,完成了初步的社會改革,並且在登州部署了基礎的工業,組建了數萬人的軍隊,一切都在蒸蒸日上。

“艦長,我們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