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庚生的父親童年發和母親徐愛蓮育有四個孩子。大女兒童秀,今年已十八歲,二兒子童庚明已有十三歲。妹妹童香隻有五歲,哥哥比姐姐小五歲,而他又比哥哥小五歲。隻有妹妹童香比他小三歲。父母養育四個孩子十分不容易,在這樣一個環境裡,他們卻從未受過苦。
這就是中國的父母,哪怕自己受累,也絕不會苦了自己的孩子。
童庚生父母的臉上早已飽經滄桑,他們的雙鬢上都已留有歲月的痕跡,可縱然如此,他們臉上仍帶著那一份真摯的淳樸和善良,這是農民身上最本質的東西,也是他們姐弟幾個日後記憶裡最結實的紐帶。
他們往後的路也會永遠懷著這份善良踽踽前行。
1994年的時候,姐姐童秀已上了初中。梳著一對麻花辮,背著用帆布緞繡成的書包,嘰嘰喳喳的去往鄉裡的中學,這正是青春最美好的時候。
鄉裡距村裡大概有十幾裡的路程,這自然需要一個交通工具。
童秀的代步工具是一輛二八大杠,在鄉裡許多農村孩子都會騎著一輛二八大杠來上學。
二八大杠是那個年代獨有的時代記憶,村裡的孩子都將它叫做“洋車子”。
許多人會把這些經常用到的東西加個“洋”字,比方說火柴被叫做洋火,水泥被叫做洋灰,煤油被叫做洋油等。
洋人的玩意兒。
是啊,洋人。
可親愛的讀者啊,現在的他們一定不知道,總有一天,我們會生產出自己的東西,而且會比這些洋東西更快,更新。更好用。不需要再加個“洋”字了。就像我們會知道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是富有激情,充滿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