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到這個答案的上位者一方,也並未因此而覺惱怒。
李清月反倒是覺得,這人的表現更有意思了。大概是因為他身上本就有著一份可以讓人將他置於死地的重罪,這才在說話之間可以少幾l分約束。
但趙文振想了想,還是又多說了一句:“公主卻很讓人意外。”
這話同樣發自肺腑,也姑且可以算作是他在登船之中的感悟。
她說的“在意此事”居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托詞,而是給出了實在的應對,還真如她彼時所說地那樣,參與到了渡海的行動之中,讓趙文振一麵覺得大唐上層的不可依賴,一麵又很難不為之觸動。
這份複雜的情緒在他的心中不知會發酵多久,又到何種程度,但起碼——
當他聽到安定公主隨即問他有沒有意願做自己的親衛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公主不覺得我是個殘疾嗎?”
他右手遭到重創,還缺了一根手指,就算在醫官的救助之下能夠保住性命,也不可能再按照尋常方式使用武器。
再加上他家中的條件沒那麼好,在體格上也比尋常護衛差上不少。
公主怎麼會想到讓他來做這個護衛的?
李清月從容應道:“就憑你在那等情況下,也不是對劉都尉動手,而是選擇對自己動手。所以我想,你也不是會恩將仇報的人,借著作為公主親衛,做出什麼不妥的事情。”
趙文振眼神一震。
“而且我聽說了點你在初到軍營時候的表現,你上頭的火長、旅帥都說,你擅長偵查,行動靈活,早年間在家中跟著村裡人一起打獵做前哨的……我猜右手有缺,應該也不影響你做個斥候?”
李清月認真地審視著他,篤定地評價:“一個人品尚可的斥候,你看,聽起來還不錯。”
可這話說得輕巧,分量卻一點不輕。
站在一旁的阿史那卓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公主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趙文振的麵色急變,竟讓人一時之間難以將其形容出來。
他此刻的心情卻並不難被人給判斷出來,隻因在下一刻,他忽然在公主的麵前跪了下來,在甲板上發出了一聲咚響。
趙文振鄭重其事地朝著公主叩了個頭,也在這轉瞬間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既已登船,不是迎接對他的審判,而是聽從安定公主的話去見證她所做出的改變,原本就還能算是府兵的一員。
而現在,安定公主更是為他指出了另外一條戴罪立功的明路。
雖然他還不知道他到底能否做到公主的要求,但在這海風浩蕩之中,他的回答也呼之欲出了。
“小人願為公主驅策。”
“起來吧,事情是要做出來的不是靠說出來的。”李清月勾手示意他起身,“我也不用你為我做什麼拋頭顱灑熱血之事,隻是需要你先幫我做一件事。”
她另一隻手以手指輕叩扶欄,思量了一番後說道:“現在我們人在海上,也沒什麼地方可以讓你當斥候的,總不能是先給你一艘小船去前麵開路喂鮫魚。”
趙文振:“……”
卻聽李清月旋即笑道:“彆那麼緊張,我可能未必是個好上官,但也不是個惡人。我的意思是,你替我觀察一番,船上曾經參與過百濟或者高麗戰事的人中,能將戰場經驗最簡單易懂講解出來的是哪些人,把他們帶到我的麵前來。”
她伸手往外指了指,“當然我說的,是這幾l十條船上的所有人,而不隻是這一條船上的。”
這也算斥候工作的另類使用了。
而且,趙文振的身份,注定了他和有一些不那麼親近上位者的人更有共同話題。
她又補充了一句:“我給你三日的時間,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趙文振連忙答應了下來。
在將他打發走後,李清月這才慢條斯理地朝著船艙中走去。
現在測試航海羅盤和組建親衛隊伍的事情都已經被丟出去了,她也能先休息休息了。
就是不知道,她當真登上了出海船隻的消息傳到洛陽,會引發阿耶阿娘那頭什麼反應了。
李清月想到這裡,乾脆鴕鳥心態地把腦袋埋進了被子裡。
唉,天大地大睡覺最大,這種傷腦筋的問題先不想了。反正在她回到洛陽之前,她都不會正麵迎接疾風驟雨的。
對!就是這樣!
------
所以她當然也不會知道,在她的麵前已多出了幾l個聊天對象,開始了師徒一起參加的補課之時,崔元綜則帶著那些在青州收獲的“物證”和信件,在屯營禁軍的陪同監護之下回到了洛陽。
相比於李清月那邊的意氣風發,站在洛陽宮的門前,崔元綜隻覺自己的腳步有千鈞之重。
但在後頭那些人的目光押送中,他也隻能繼續往前走去,迎接自己可能要馬上被派遣到邊境作戰的結局。
偏偏在此之前,他還要將公主在青州的種種表現告知於陛下皇後。
一想到可能會因此遭到第二次遷怒,崔元綜就覺得自己的前途渺茫。
說起來,明明在他剛來到洛陽的時候,這裡的百姓還有個說法,說若是能夠在那洛水河橋旁邊的石碑上留名,因水陸法會乃是積攢功德之舉,也必定能夠獲得好運。
可實際上呢?
負責主持水陸法會的那些和尚,在這兩年間的考核中被刷掉了大半,被迫解除了身上原本享有的種種優待。
他、裴炎還有崔知溫,連帶著其他為此事出錢的,也並沒有哪個享受到了一飛衝天的待遇。
這總不能說,是因為主持水陸法會的人本事不夠,才造成了負麵效果對吧?
崔元綜收攏了掌心,讓自己不要繼續想這些無稽之談,而是將目光轉回到眼前。
應付過去陛下和皇後的問話,才是最關鍵的。
“你是
說,你差點就能遇上公主了?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卻因為路上耽擱沒追到人?”李治麵帶薄怒地朝著崔元綜看去,覺得對方當真能稱一句辦事不力!
倒是他可能還覺得自己怪委屈的,連忙搬出了那些證明,倒豆子一般將青州刺史告知於他的種種都給說了出來。
尤其是那誓師動員之事,明明崔元綜自己都不曾親眼見過,卻為了表現自己不能將人帶回情有可原,而將其大加渲染吹噓了一番。
該說不說,這位崔氏子弟的文采還是不差的。
以至於當李治一邊望著那幾l塊木板,一邊接過了李清月寫來的信件之時,臉上尚存幾l分沒從話中回過神來的怔然。
他低聲喃喃,“阿菟已這般厲害了?”
然而他這話剛開口,就聽到了一聲輕咳從身邊傳了過來。
他一抬眼,就對上了皇後有些埋怨,或者也可以說是警告的目光。
想歸這麼想,他也不能這麼直接說出來啊!
李治連忙端正了目光,很有幾l分負罪感地將另一封信朝著皇後遞了過去。
武媚娘既覺女兒行事種種令人驕傲,又不免在心中,為真已行到了海上的女兒捏了一把冷汗。
但這心中的百感交集,最終還是變成了落回到信紙之上的一眼。
結果就見其上第一句簡單地寫道:阿娘,那個盛有小金魚的魚袋可真是太萬能啦!果然平時的實踐累積,是成功的必要準備,古人誠不欺我。
武媚娘:“……”
這話裡快活的語氣,雖說是讓人稍稍放心了些,卻也何嘗不是想撈起戒尺,把這不聽話的小家夥再打一頓。
對了,那魚袋是什麼時候拿到的來著?
哦,四年之前,李治給的。
忽然之間,李治覺得自己又被瞪了一眼。!
千裡江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