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新影院標準(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4302 字 11個月前

“是隻有l家了,前年因為有房東提高租金,兩家到期的影院停止續租不得不變賣了器材。除此外這兩年潘生不願意繼續撥錢,去年受到政治風暴的影響,有段時間業績十分糟糕,我們不得不變賣了幾家業績不好的影院,折騰到現在,就隻剩下這l家影院了。”岑健勳皺眉回答了他的疑惑,自從被潘迪升趕出了德寶電影公司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太對路。所以,當初林孝智在跟潘迪升提到自己要挖岑健勳時,名牌王立刻態度就軟了。就是因為他很清楚,林孝智真要去挖,有很大的幾率,這個被香港電影界公認最有經營才華的男人,很可能拍屁股走人。

“而且,這l家影院中,真正屬於我們全資的隻有15家,有u家是合資建立的。”

林孝智微微皺眉,“加盟影院先不提,我們這l家影院的規模如何?”

“規模上還好,潘生當初跟邵一夫買院線的時候,邵氏的那些破爛的老舊影院,潘生看不上眼的都沒要,導致我們德寶的院線數量雖然不多,但質量還算不錯。其中有ll家1300座影院,單放映廳;除此外還有7家280座雙放映廳影院;3家400多座三放映廳影院……器材上麵都比較新,最舊的一批差不多也是78年前後購進的……”

林孝智一愣,他雖然不是專門吃影院這碗飯的,但是對於電影院的具體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畢竟都是吃電影這碗飯,免不了要跟影院打交道的。乍一聞聽岑健勳的介紹,他立刻就發現了其中一個問題,連忙追問道:“怎麼影院的放映廳座位劃分都不一樣?岑總,難道我們德寶院線沒有形成一種標準嗎?

這話反而輪到岑健勳愣住了,他皺眉盯著林孝智,開口問道:“標準?什麼標準?”

林孝智嘴巴微張,啞然失笑。

好吧,是他隻看到了香港電影如今的輝煌,卻忘記了造就這種輝煌的,是一批跟世紀初在好萊塢白手打拚的那些人一樣的香港草根電影人了。

以林孝智的眼光來看,現在香港的影院規劃無疑是不合理的。最早確立了影院建設標準的是哪個國家哪個院線巨頭他並不清楚,但結合自己後世見識過的一些大陸新式影院,毫無疑問現在的香港影院顯然沒有形成製度跟標準。

在他重生之前的大陸,各院線影院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標準。比如基本上拋棄了早幾十年的大影院製度,以多放映廳小影院代替之。過去大陸上馬的老電影院和戲院,都是觀眾座位上千,甚至幾千的大型電影院,有些縣城隻有一座,就能完全滿足需求。

這種老電影院在市場化競爭中,效益比較低,隻有一個放映廳導致觀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以至於上座率一直不高,最終逐一被淘汰,改造成小型的電影院。一個廳中隻有一兩百兩三百觀眾,整個影院卻擁有兩三個、四五個甚至更多的放映廳,這樣子有喜歡看恐怖片的觀眾可以選擇去看恐怖片,有喜歡看戰爭片的可以去看戰爭片,有喜歡看動作片的可以看動作片,反而能提高上座率和票房收入

其實現在香港有不少院商也察覺到了這種情況,因此這幾年新出現的影院過半都是多廳影院,甚至還誕生了新寶院線,這個完全是由多廳電影院組成的院商,以全新的理念服務觀眾,難怪才剛出現不久就迅速的實現了盈利。要知道當年金公主院線跟德寶院線,可是用了足足兩年時間才實現的盈利。

“我所說的標準,就是放棄大放映廳、多座位,改而固定了每一座影院的放映廳數量以及放映廳內的坐席跟設計,效仿肯德基、麥當勞那種連鎖店,采用一樣的設計標準來進行經營的新式院線。岑總你負責德寶院線也有兩年了,想必應該發現了,單一放映廳的影院,除非遇到那種能夠大片上映,否則在平日裡收益是比不得多放映廳影院的……”

岑健勳剛想反駁說多放映廳影院的座位遠遠多於單放映廳,但他的思路很快跟上了林孝智,低頭認真思考了起來。

好一會才緩緩點頭說:“確實如此……”

“這就是了,我也是最近在研究新寶院線,才察覺到了他們的一些創新。比如新寶院線全部都是采用的多放映廳影院,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幾乎能夠抓住每一個走進影院內的觀眾的心。比如我們這邊的單放映廳影院,隻有一部電影可以選擇,他們卻同時有三部、四部不同類型的電影可供不同愛好的觀眾自由選擇,正是這種人性化的創新,讓觀眾迅速認可了新寶院線,才能令其在誕生之後才不過一年多,就迅速盈利並在香港站穩了腳,成為了四大院商之

林孝智對院線懂得不是很多,所以隻能儘量回憶一些後世電影院的情況,簡單跟他說一下:“未來我們的院線,也需要與時俱進做出改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